《这样读书就够了》是拆书帮创始人赵周基于《这样读书就够了》版的完善之作。拆书法与成人教育学的五大公理一脉相承,强调以学习者为,关联经验,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即是供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和供个人学习的“便签学习法”。这本书将让你收获更的学习方法。通过便签法的使用和拆书家的讲解,学习者能快速直击一本书的精髓,并将其转化成工作和生活中用得上的能力。拆书帮曾服务无数企业、商学院、读书会,它所提供的不只是针对知识的解读,更是对学习者反思力和行动力的催化。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拥有学习力,你就拥有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2000字
1
如果知道有这样一群人,只是给别人分享了一下图书,就可以有数千数万的收入,你是不是会有一点点眼红?
看着别人一年读了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谈起这个大家那个大腕儿来头头是道,你是不是有一点点的羡慕?
我就是这样听说了“拆书帮”——印象中一群高能量又赚大钱的人,我就是这样开始读赵周先生的这本书力作──《这样读书就够了》──一本想象中能把任何书快速理出结构、放入脑子中的指路秘籍。
2
等到真的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
这个“够”字,指的不是读书方式方法上的轻而易举,它指的是读书效果上的“够了”——哪怕只有一丁点内容对你有用,这书就算是够本了、值了。
它侧重的是从你自身出发,对你自己有用无用的“够”,而不是片面追求读了多少本书、读完一本书有多快。
确实,读再多的书,若于自身无半点用处,只是为了跟人显摆,或满足自己一点虚假勤奋的自我安慰、自我满足心理,那又是何苦来哉?
3
从这个角度出发,“够”这个思想,确实于我有警醒之感。
每天,都有万千信息扑面而来。这个很有趣,那个又重要,我们的收藏夹里天天藏了不知道有多少东西。
手机的空间越来越满,手机的反应是一天比一天慢。但收藏的、下载的东西,我们又是有多少后来能想起来、会再看的?还不多是“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4
必须建立自己的体系,心中必须有自己的航线在。新书层出不穷,我们没必要本本都看,也永远追不完新出的书。
书,是用来充实我们自身的;我们的人生,不仅仅是用来追别人的书的;我们更重要的,是要书写我们自己的人生。别人的书,只是我们用来参照、修正我们前进的步伐的。
我们终究要放下别人的书,走自己的路。
5
《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也对如何借助、运用书籍,修正自己的行为与习惯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 三张便签法。
其实,这就是一个头脑中的“复盘”过程。知道了原理,我们就不用刻意去记什么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I(Interpretation:拆书家引导促进)、A(Appropriation:学习者拆为己用)。
自己用书中的例子,对照着自己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去反思就好了。
当然,初习者刚开始时,有可能对照得不是那么准确,这就需要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这也就是拆书家的作用所在。
一本书不过几十元钱,一名高级培训师一两个小时的培训确实可以有数千数万的收入。为什么?不是花钱请培训师的公司傻,而是培训师能够启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一张宣纸一般不过几块钱,画家把它变成一幅画,却可以值个成千上万;一本或薄或厚的书,尽管它值不了多少钱,但把它看通、看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道理是一样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一个人心血与功夫的体现。
“拆书”这种在头脑里复盘的刻意训练做得多了,得心应手之时,你就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可以帮助别人的拆书家了。
一个人独自练习,有可能进步得比较慢;一群人相互切磋,每天的进步看得见。
愿你我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早日看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