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读后感1100字
心
夏目漱石
点评:
08年带回国的原版,却一直静不下心来看。对于电子书又总觉得没有手感和那种闻着书香的幸福感。偶然下了微信读书,发觉各种功能确实比较顺手,随手翻了人间失格,半真半假的把太宰的人生翻过去。唏嘘之余又感觉到久违的阅读之趣。紧接着,想起书架上蒙尘的こころ。汗颜无比,身为日语学习者,却甚少静心来读日本作品。翻开心,看率真的“我”,在与先生的相处里,慢慢走进并展开这些人的一生。因为家庭变故,被未能遂愿的叔叔侵占财产并冷落的先生陷入了无尽的对人性的怀疑,却因着对小姐的爱慢慢融化内心,在阳光就要照亮的时候,朋友k也突生变故,先生为了帮助k于是邀请k同住。想让夫人与小姐的阳光也照亮k的内心。没曾想,那颗怀疑的心又回来了,先生怀疑k怀疑小姐怀疑夫人。终于得知k也爱上了小姐,自觉各方面不如k的先生一面斥责k“不求上进”,一面却背地里向夫人说亲。k自杀,而先生也背负上沉重的十字架,虽然后来各种自我忏悔,可这一生,再无晴日。在极度的阴霾下心却日渐清醒,最终选择自杀。
撇开时代背景不说。好的作品,不在于华丽的文字词藻,省去那些繁琐的堆砌,用质朴的语言去描写和叙述,读之,便觉那些人物就在眼前,活生生,有血有肉,嬉笑怒骂。人性的复杂,大概也因为心之复杂。单纯的评判先生是利己主义或者什么,都言之不实。先生利己,怀疑人性,却怀着救赎的心想着要将一心向“道”的好友k从执迷中拖拽出来。却又被爱情“蒙蔽”善心。最终k自杀。k一心向着自己内心那个“道”的k,常常把“精进”挂在嘴边,可哪里才能找到那条“正道”,最终得知好友与心爱之人的婚讯,自杀。我其实并不觉得k的死是因着先生的背叛。道之无道才是根本原因。k要寻求的是他自认为的道,这道使他众叛亲离,人生窘迫。没有先生,k会更早的陷入孤独,或疯或死。k死时,遗书里并未提半点好友的背叛,可他的自杀本身,就是对好友最大的报复,从这一点看,k又何尝不是利己?
“我”多次看到先生和他夫人恩爱幸福的样子,“无疑是幸福的一对”,可这幸福背后,却有着数不清的黑色阴影。先生和k同时寄宿在小姐家时,小姐的言行,与其说是先生捕风捉影,倒不如说女人心海底针,我一开始透过“我”的眼睛,坚信看到了先生与小姐(后来成了夫人)之间真挚的爱情,却在看完合上书的时候,犹豫了,先生爱小姐,那小姐呢?是否也爱着先生?不得而知。
而作为全书线索的“我”,很多评论说他代表了新的精神和力量,而我却看到了另一个背负上十字架的阳光青年。
世人心复杂,夏目漱石却用两个人的短短一生,用旁人之眼,用一封绝笔的忏悔信,完美刻画。这里面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所谓世人,不就是你么?”,似道尽,又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