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生谈》读后感800字
说点儿闲话
看书么,刚开始是为了让自己肚子里有点儿墨水,不至于梗着脖子反驳别人,却拿不出真凭实据来,再说的好听点儿,就是希望思想得到升华,可是看了不少书,我还是觉得: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啊肤浅,物质,我知道,不用提醒我了
我现在觉得,书有趣很重要,我喜欢也很重要,书作为精神食粮,就应该具备让人吃饱的愉悦感。
比如这本书,就挺好玩的啊。
窃以为这本书的作者在南来平时是一个犀利又博学的才子。从杜月笙讲到太极,国学,引经据典,讽刺的又到位。
我就喜欢百度作者,不过关于这本书倒是有百科,这人还真没找到,有缘再看看吧。
据其他书友的书评来看,本书是杂文,我其实真的不怎么能分的清,不过确实杂啊。杂文这名字听着不好,跟一锅大乱炖似的,不过我今天有点儿清楚了,杂文,肚子里没货可不好写,不过虽说是杂文,也主要是民国时期的一些事,再夹杂一些其他的。
本书第一章,给杜月笙正名,给忠义救国军正名,以沙家浜作引,说到戴笠领导的别动队在淞沪会战中拼死抵抗敌军,别动队又整编成忠义救国军,与新四军矛盾摩擦不断,让人联想起开头的沙家浜,“忠义救国军”变成了卖国贼,意味深长啊。
第二章,说是美人与杜月笙,其实主要是冬皇了,在本章中没有其他特别发现,不过我去搜了下冬皇的照片,确实是英气的很。
第三章和第四章,精武门和太极,看了这个我才隐隐约约知道,原来这个太极,同周易似乎没甚关系啊,精武门嘛,了解不多。
第五章,三峡,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大意就是“砖家”预测,年年都在变了,还有就是初中学的文言文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了,作者感慨的,我倒没什么特别的感触,只叹一声,可惜了那些景观啊。
第六章和第七章,男风和名妓,没什么好说的。
其余的我就更说不上什么品鉴的话了。
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