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直视》读后感900字
最近在看毛姆的《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毛姆阅读,从所读之书,问解到著书作者。用词辛辣,颇有趣味。
所以忍不住回来挖夏茗悠的书作。印象中,她的作品不是大众关注的类型。对此,也会偷偷欢喜,像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尚未被人觊觎,还能独占些日子。
再翻新作,怕会没了以往的心境而觉索然无味。差矣。她深谙成长的小烦恼、人性的小缺陷、生活的无缘无故。并不是所有发生的事都找得到前因后果,莫名被针对,闺蜜反目成仇,也不一定是看上了同一个男主角。生活重重叠叠,不是全宇宙就围绕着一个男主和一个女主打转。我们都是岁月长河的一粒沙石,与其他无异。
一直喜欢夏茗悠,深深地,隐藏于心,的确是有理由的。你猜不出情节陡转,没有套路式、模版式的情感轨迹。作为旁观者的读者能猜到的感情线路,主角也很清晰明了,你会不由自主地慨叹,真机智,好聪明啊。你陷在其中,这是每个青春的孩子都会有的小心机和小悸动。有略略的、些微的狠毒。可却如此让人舒服。
的确,没人会喜欢爱作、老出风头、故意引人注目的人,戴着主角光环也没有这样的特权。
身边也有个类似的挚友,只能说第一印象,真的,无法直视。我不喜欢那样张扬到自大的孩子,打从心底的厌恶。后面又是有了什么契机,成了前后桌,偶尔对话,也是略略夸张,不触真情,不带深意。再后来,他突然收敛,像是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故,认真地努力着。高考结束,各奔东西。再相见,莫名地一起旅游,有了契机言谈,原来,也是个很有趣的人。然后,联系至今,成了很好很好的朋友。
人跟人,成为朋友、恋人、亲人,并非是一件必定的从一而终的事。它会在某个时刻,某句话,某个动作中,或陡转为泛泛之交,或上升为人生挚友或是挚爱。
所以,不去过多抱怨岁月无情。每个人的世界,是独立的圈圈,也许与你相交,也许与你相离。你自己都无法照顾每一个人,把所有人包含在内,又怎能强求其他人的生命要为你腾出特别的一角。
岁月如筛,每一段每一段光阴给你筛出那么几个。你一路拾掇着,看着它慢慢地稍显规模,这已足够丰富生命。
江湖之大,你我,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