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十二年》读后感1200字
56/100《为奴十二年》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关注奥斯卡颁奖,知道这部同名电影得过最佳影片,这是奥奖最重要的奖项之一。电影没看,后面应该会补看一下。接触美国黑奴历史的书籍,想想自己看的这不是第一本,曾经不止一遍看过哈里写的《根》,还是上高中的时候,特别特别喜欢,把书推荐给好友,可惜那本书已经丢了。
《为奴十二年》的阅读过程中看见很多读友评论说主角(也是作者)所罗门·诺瑟普在接受了新的名字并安心在南方当一名奴隶时,还有书中所罗门和其他黑人的一些心理、行为描述时,都觉得很失望,觉得他们自己妥协,他们自己放弃了尊严,放弃了人格才沦为奴隶的,不要怪别人瞧不起等等。
我觉得看这种自传书,或者看任何真实历史背景的书,还是要去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这有助于准确理解书中人物的定位,也有助于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所罗门在南北战争之前,是生活在北方的自由人,在他被拐至华盛顿的过程中,有些读友就说他贪婪所以才被骗,可要知道就算在北方,黑人是自由人,但是也是被歧视的对象,他们从出生到上学、医疗、就业、养老上都没有任何公平可言,所罗门也是为了家庭才选择外出工作,如果他有安稳的工作,很容易赚钱养家,我想他也不会轻易被诱惑。
那个背景下是有很多白人愿意帮助他,可是那大多只是可怜与同情,站在平等立场的批判是少的可怜的。黑人是否是自由的这个命题,更多的是政客在政见上去相互攻击的砝码。这罪是白人造下的,在自由的北方也好,延续罪恶的南方也好,黑人们从货物、牲口、私有财产变为人、公民,并不是历史的进步,而只是历史重新回到正轨罢了。黑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对好心白人(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人)的感谢和崇拜,卑微的自我认识都是长年累月对黑人迫害的结果,他们的要求低到尘埃,北方的自由人只希望能赚到钱养家糊口,南方的奴隶只希望遇到一个好的奴隶主,能不挨鞭子不被卖来卖去不被发泄欲望和愤怒。你想让他们有自尊,要自爱,要懂的反抗,不要被习惯和信赖蒙蔽眼睛,对不起,他们还没办法做到。
直到很久以后,经过南北战争,奴隶解放运动,经过漫长的种族歧视维权运动,设立了各种法律,经过黑人血统的奥巴马总统,经过那么长时间那么多事,美国至今也不能自信的说,他们完全消灭了种族歧视。
书中有很多温暖和感人的描写,所罗门和其他一些黑人,虽然做了奴隶,做着奴隶们该做的事情,但他们一直在做一个人,母亲和孩子宁死也不愿分离,白人的一点点帮助也铭记在心,奴隶们互助互爱,重要的是人性没有泯灭。而书中的很多白人,拥有人权、自由、财富可却犯下滔天罪行。如果你生来被歧视,受到了各种伤害,希望还可以像所罗门一样,心怀希望和善念,想一想你追求的自由,你追求身为一个人应该有的一切。
这是历史的悲哀,这也是真实叙述的力量。致敬所罗门·诺瑟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