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后感800字
王国维《人间词话》
宋词意境深长,有很多韵律定规,读起来不容易。如果只能推荐一本赏词入门的书,必须是《人间词话》。这本书篇幅不长,但浓缩了词的精华。很适合一天读一小节,慢慢品味。
王国维是民初的学者,博闻强识、根基深厚,这样一本评论性的小书,他至少是探究烂熟了一百本书才可以凝成。不仅高屋建瓴,而且明察秋毫,论证翔实,令人叹服。他并不面面俱到,而是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他不喜欢矫揉造作、不喜欢用典。他对词作中“真”的重视远远超出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凸显他本人的个性。
相对于诗歌,词更能够表达出一种细致悠长的情绪,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的“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有个彩蛋需要提到。辛弃疾在一个中秋之夜,饮酒到天明之时,仿《天问》体写下了一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哈,我这边月亮落了,是不是另一处人间正是月出东方呢?活脱脱的大宇宙观哪。
《人间词话》当为不朽的自然是提炼出“人生三境界”,每个词人一句:第一境,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生志向,意为“立”;第二境,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着坚韧,是为“守”;第三境,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破顿悟,乃为“得”。感为观止。
这本书中不仅言词,而且纵览比较,对中国文学体裁发展做了概括:“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在词上尊北宋而薄南宋,其实并非南宋没有好的词人,而在于整个南宋社会氛围严重压抑着词人灵敏的心智和活跃的思维。这恰是社会与人性关系的深刻写照啊。
20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