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美人骨》读后感1400字
看的言情小说不多,最早看的一本,是五年级还是六年级,可能是个百无聊赖的假日,究竟怎样记不清了,从爸爸的书柜子里扒出的一本,琼瑶的《月满西楼》,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言情啊爱情啊什么的概念,就是一本小说,一个故事,看了就过了。
从那以后到如今,都没怎么看过这些青春畅销小说,大概是小学毕业以后,感觉言情小说和杂志忽然遍地开花,从《花火》《爱格》到《故事绘》等等,买过杂志,随买随扔,感觉好无聊啊。喜欢独木舟那几年,喜欢的都不是她的小说,而是专栏。
不对,也不能说自己没看过,曾经几乎是每个周末都跑书店,买中意的那期《17seventeen》和《疯狂阅读》,还记得《疯狂阅读》分好几个内容版块,最爱买的当然就是故事版,《17seventeen》里当然也是青春故事,但是和市面上的不太一样,很多版块里最喜欢一首歌配一个故事,好多歌都是从那时候开始听的,陈绮贞,杨千嬅,张学友,林宥嘉,蔡旻佑。一些人从小众到火过,一些人一路长青,一些人一直不温不火。我还记得听的第一首陈绮贞,不是后来KTV都能合唱出的《旅行的意义》,是《下个星期去英国》,接下来是《九份的咖啡店》,《鱼》,《太阳》,《华丽的冒险》……反正民谣给我的打击挺大的,如今我已不再在乎它,不再在乎谁又红了,谁又出头了,都好。
跑偏了,回到话题上,这么多年偶尔捡本小言看,佩服自己,几乎捡一本可以算一本,即使不能说精品,但绝对担得起诚意之作。诚意是不多得的东西。这本《美人骨》算一本,《江乡夜夜》算一本,再要说就没有了。微信读书上这一版,当是作者有改动的,记得以前是没有点出“世人大多眼孔浅显”的出处的,逻辑上一些细节这版里也有重新处理。
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人物实在太好。首先完全中意时宜这个人,非常符合我的审美,美而不自知,有才,低调,专美一人,为此全情投入,拿出全部勇气和心意。没有就没有,有就是全部。有了就万分珍惜。其次是喜欢周生辰这个人,低调,重诺,有大义,这一点对男人来说,在太平年景或许不是必需的,但是相当吸引我,最后,他是个好人,不用担心会被伤害。而且科学家这种东西一听就让人莫名有好感……其次作者的良心和才情是很重要的加分项。好的东西,不分类别,一定要有内涵,可以淬炼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东西。作者把它们加进去了,包括赋予人物的优秀的品格,代代相传的美德,不能忽视的作为人的思想。市面上很多青春小说,之所以只是畅销,或许是因为,只取一时之利吧,过了某段时间,某个年龄,就不再适应了。另外一本《江乡夜夜》差不多有同样的东西,都添加了大的东西在里面,但最终处理的是小的情爱。《江乡夜夜》里,与其说写的是江玥的暗恋、苦恋,不如说是如何处理求而不得的欲望和痛苦。最后作者还是心软,两人得了命运垂怜优待,一个好结局。
曾经很认真地考虑过,伟大的言情作品,和被称为小言的作品,两者的差距在哪里,但是没有好好地整理成文过。大概的头绪是,伟大的言情作品,真正做到了言情,情岂止爱情,应当是一切情感,这就必须言及人心、人性,再大就要铺排开此人心人性所以如此的环境。所以,一部《红楼梦》,从宝黛二人拉杂到荣宁二府,岂易哉!一部《金瓶梅》,从西门官人一干妻妾,拉杂到世情世态,岂只淫也?要到后来才知环境如此,悲剧难免,此所以诛心泣血!言情比言志,可难许多,作家须有巨力。言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