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读后感_2300字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2300字

慢阅读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近一个月,比阅读东野圭吾的慢几倍,两人的个人特质和写作风格差异太大了。

作为侦探小说,这个故事的情节峰回路转突兀意外,而且全是没头没脑的急转弯,但作者似乎更重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描写社会画面,这个情节被拉得很漫长,漫漫长路中有山川有湖泊,有田野有村庄,有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而这一路上的风景汇集就是整个的社会画面,这个画面庞大复杂又个性鲜明,每个小画面必须无比清晰,于是画家必须有宏大的构想、巧妙的衔接和精雕细刻的耐心。

钱德勒就是这么做的。他不轻易直奔主题,而是欣赏每一个场景,观察每一个行人,感受每一阵尘沙每一道清风每一缕阳光,他不是在写作,他是在生活,以一颗诗意幽默正直而顽皮粗野的心。因而他笔下的环境和人物都栩栩如生,一帧一帧,生动鲜活,包括一只猫一根草,全都生活化,艺术化。这是文学作品的特色:内涵丰富,思考深刻,形象典型,有个性化的语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驾驭自如的写作技巧。

这一切都需要慢阅读。

最明鲜明印象

最迷人的是语言。正如村上村树说的,每一页都有闪电️!

最深奥的是充满机锋的对话。(我这迟钝的笨脑子对此很是无奈和悲哀……)

最幽默的是马洛的心理活动,尤其是被泼一头脏水溅一身烂泥时候的心理。

最难耐的是大片大片的环境描写。(但是细细读进去又会充满惊喜——只是惊喜太多了,闪电把眼睛闪花了,也把脑子闪昏了……)

最痛快的是钱德勒大胆率性随手翻云覆雨的写作技巧。(惊叹不已!)

最繁复的是人物的外貌描写,几乎全都是米开朗琪罗的雕像,鲜明突出,刻力很深(以至于让温和的我有一点点不适,不,是很不适,觉得线条实在太硬朗了……),太多过分的夸张,还有太多“向右看齐”一样整齐的句式……好吧,就当作者玩游戏可爱

最忧伤的是马洛和特里的告别,那一缕忧伤像他们烟卷上的青烟……

最遗憾的,是他们不是同志[捂脸]

句子欣赏

让人好奇的醉汉

白制服帮我把他扶进前排座位。这位顾客睁开一只眼,谢过我们后,又一头睡过去了。
“他是我碰见过的最有礼貌的醉汉,”我对白制服说。
“他们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教养做派也五花八门,”他说。“可他们全都是流浪汉。看起来这位像是做过整容手术。”

令人动心的形象

一头白发就像飞禽胸口的羽毛一样柔顺。

她像拉开拉链一样张开两排白牙。

这样写真美!

就在这时,一个梦走了进来。

写得好!

刹那间,我恍惚觉得酒吧里似乎鸦雀无声,那对骗子似乎停下了骗术,高脚凳上的那个醉汉似乎也不再嘟嘟囔囔,仿佛一个指挥家刚刚用指挥棒轻轻一叩乐谱架,然后举起了手臂,双手正悬停在半空中,引而不发……

一笑倾城啊!

只见她穿过走道来到桌边,伸手摘下一只长手套,那名老侍者连忙替她拉开桌子——这世上永远不会有哪个侍者用这样的姿态来替我拉桌子。她入了座,将那副手套塞在手提包的提手下面,微微一笑,向他道谢——这个笑容是如此温柔,如此完美又纯洁,那老侍者几乎当场就动弹不得了。她又用低低的嗓音向他吩咐了一句什么。他转身离去,脚步匆匆,身体前倾。这是一个肩负着人生使命的男人。

形象

手上拍着一只破破烂烂、老狗一般的公文包。

佩服!

她说话的音质就像他们勾勒夏日的云朵时用的那种软毛画笔。

白瑞德的眉毛

他的双眉微微摇曳,就像一只满腹狐疑的昆虫在摆动触须。

简洁间接几笔,意丰并深

他们融入了这破旧的背景中,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保护色。

写得真妙!

阿尔塔迪纳这地方夏天很热,这里深陷在群山之中,凉风直接从头顶上飞了过去。

一分颦眉的苦楚

我想着他,心中涌起一丝淡淡的哀伤,还有一分颦眉的苦楚。

画面感强

这时路边出现了几棵棉白杨,但是没有桉树。接着是一片茂密的杨树林,遮掩着中间一栋白色的宅子。接着是一个在路肩上牵着一匹马走着的姑娘。她穿着牛仔裤和一件花哨的衬衫,嘴里嚼着一根细枝。那匹马看上去浑身燥热,但还没有冒汗沫,那姑娘正温柔地轻声安慰着它。一道粗石墙后面,一个园丁正推着一台割草机修建一片起伏不平的巨大草坪;远处,草地的尽头处是一个带柱门廊,隶属一栋威廉斯堡殖民地时期风格的宅第——豪宅级别的大洋房。不知是谁在什么地方用三角钢琴弹奏着左手练习曲。

有趣

生机勃勃的橡树群聚在路面,仿佛正好奇地张望着来者是谁,粉头的麻雀四处蹦跳,啄食着只有麻雀认为值得啄食的东西。

太生动了!

她眼神恍惚,一条红舌在唇间游走,仿佛是在搜寻一粒巧克力屑。

感觉真妙

韦德的大房子这时开始像漏水一样将客人们释放进傍晚的空气中。人声渐息,汽车发动,告别声像皮球一样弹来弹去。

一束阳光挠了挠我的一只膝盖。

有意思啊

我穿过房间,来到正门前,把自己请了出去。

这韦德写得真成功,酒鬼,作家,小孩

“别来烦我。我肩膀上站着个小人,在讲故事给我听。”

舔舐

高高的喷淋器在平整的大草坪上方旋转着,水流发出嗖嗖的声响,舔舐着绿茵。

形象

他平静得就像月光下的一面土坯墙。

作者塑造的这个形象确实很迷人,可恶却恨不起来,恨不起来甚至有点爱~~像《莫里斯》里的克莱夫~~

他从桌子对面探过身来,一把抓起我的一根香烟。他脸上深深的棕肤下面起了一抹不均匀的红晕,衬出了那几道疤痕。我看着他取下别在口袋上的打火机——一只漂亮别致的气体打火机——点着香烟。我闻到了他身上的一缕香水味。
“可你买下了大半个我,特里。只用了一丝微笑、一个点头、一次挥手,外加一间清静的酒吧里的几杯清静的酒。这一切都很美好——在它没有被打破的时候。再见了,朋友。我不想说告别。我在那个字眼尚有意义的时候已经对你说过它了。当我说出它时,它是一个哀伤、孤独、无可挽回的词。”

前一句是真实,后一句是演戏~~

他的嘴角垂了下去,蜷成一个苦涩的笑。他耸了耸肩——一个充满活力、极富表现力的拉丁式耸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5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碗救命的炒面》读后感400字

    前几天,带我去书店借了一本书。书中有许多红色经典故事,其中有个故事叫《一碗救命的炒面》,让我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这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草地是长征路上最艰难…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17
  • 《梵高传》读后感_800字

    《梵高传》读后感800字 最初,这本书读起来让我躁狂,后面还是为提奥对哥哥文森特的爱而泪目。文森特一直给弟弟写信希望得到弟弟的资助,他似乎也没有考虑到弟弟的经济压力,经常提出一些天…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82
  • 读《小绿》有感400字

    今年我读了一本《小绿》,它讲述了一个女巫家的生活.主人公小绿马上就11岁了,觉得是时候让她跟自己一样成为一个真正的女巫了.可是小绿自己却一点儿也不喜欢继承家业成为一位女巫,她觉得当…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74
  • 龙鸟传说读后感600字

    读完这篇文章,我有以下感受: “故事发生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侏罗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中国辽西地区……故事开篇的两个主人公,一个叫澄,一个叫岫,都属于长着双弓型头骨的槽齿类爬行。”一翻…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102
  •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图文精华版)》读后感_2100字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图文精华版)》读后感2100字 短短几个小时,看完了十二位民国女子的一生,有的灿烂绚丽如阳光,有的历经坎坷才懂得珍惜与实现自我价值,有的把自己的命运一直交由不靠…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65
  •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2000字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读后感2000字: 在“世界小说三巨匠”之一莫泊桑的小说中,没有过多华美的词藻,也没有任何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更多地则只是对法国社会中许许多多的小人物琐事的描写…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