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一起去跳海》读后感1300字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认定它是有趣的,并带着喜剧色彩的。看过序言,更加肯定了我的预感。每个人都有不如意不称心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事情,到什么程度才会引起一个人的自杀念头,我很好奇。于是,我带着我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
《当我们一起去跳海》的作者亚托•帕西里纳,他生于1942年,曾做过伐木工人、制衣工人和记者。他是芬兰当代非常重要的作家,也是少数能在国际文坛享有极高声誉的芬兰小说家。他的作品产量丰富,截至目前已累积近40本作品,其中有诗集、散文集,半数以上是小说,而且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尤其在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最为畅销。
很不幸,对这个名字我感到陌生。但我在网上查了下他曾出版过的作品,其中1989年出版的《遇见野兔的那一年》让我印象深刻,我想我会读这本书,在不久的未来。
至于作者亚托•帕西里纳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关于自杀的书,简介也给出了合适的答案。据说芬兰是世界上自杀率较高的国家,芬兰人最大的敌人是犹豫、悲伤、麻木……
从某个角度审视,《当我们一起去跳海》是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
一群认为生无可恋的家伙,打算聚在一起享受人生的最后时光,共同走完最后一程,轰轰烈烈地结束生命——作者亚托·帕西里纳以正经中带着嘲弄、怜悯里掺着讽刺的口吻,叙述了这些人各自的遭遇,让他们决定结束生命的大小问题,以及聚在一起之后共同遭遇的状况。
带头的两人(坎裴南上校和雷罗南总裁)曾经挑战自杀但铩羽而归,两个毫无交集的人选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自杀,结束自己悲惨的人生。却在雷罗南出示手枪的同时,坎裴南上校才发现,原来自己不是唯一一个想自杀的人。结果可想而知,两人宣告自杀失败。
《当我们一起去跳海》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两个自杀未遂的人,开始思考,我们能不能一起做点事情?
雷罗南提出建议,认为将所有不幸的人聚集在一起,可能是个不错的点子。于是,他们刊登启事,让有自杀倾向的人来信,告诉他们聚会的时间地点,这样雷罗南总裁的点子就可以有效执行。
聚会如期举行,大家畅所欲言。大胆倾诉关于自己想要自杀的原因。当每个人都发表自杀感言,我们才知道自己的那点儿破事儿根本不值一提。
大家提议集体自杀的方式,然后一起上路。在寻死的旅途中,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这群自杀团员,彼此产生了感情。他们在这场旅途中收获了很多东西,享受了美食美酒美景,也找到了掏心掏肺真诚以待的朋友,更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并勇敢放下自杀念头,决定好好过活。
这趟旅程为他们开启了许多新的视野。对于我们来说,也拓宽了眼界,心灵的眼界。
《当我们一起去跳海》正是一场浓缩的人间喜剧:既然终将一死,那么我们要如何观察、品味、体验与对抗结局来临前的种种情境,才是每段人生独一无二的残酷与美好。就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启程吧,反正终点在那儿,最严重的,也不过如此而已嘛!
只有那些曾经到鬼门关前走过一遭的人,才能够明白“新人生之始”实际代表的意义。
当你有天也想自杀的时候,希望你能想到这本书,记起他们是如何战胜自杀的,想想你跟他们相比究竟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