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读后感_1200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200字

点评这样巨著真的很难,所有的见解,在与作者探讨的战争与和平,信仰与追求,金钱和平淡,这些伟大的命题中都卑微而渺小。

本书是建立在俄国与法国政府之间的战争基础上,从三皇会战的失败,到莫斯科撤退,再到追击法国军队,守卫俄国领土,以真实的史实为蓝本,重点描述了俄国贵族在战争期间的生活状态,托尔斯泰不仅在描写战争时动人心魄,在述说贵族夫人时的心理也精致入微。

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柯索屠夫,在1812年发生的真实战役博罗季诺会战,柯索屠夫在双方惨重死亡人数的背后,洞察到了胜利,即便是撤退,即便是放弃了莫斯科,因为在这场战役中他看到了士气,由一个个战士组成的军团,不怕牺牲的背后,则是无所畏惧,在强调死亡人数多少时,他只是坚定认为这是一场胜利的战斗,一场意志的胜利。

其次是娜苔丝,从掰着手指头数多少年后能够嫁给勃利茨,到在面对昂得列公爵的死亡时的悲痛,从天真烂漫到真正蜕变成为一个女人,她所经历的痛苦,比平常人所能想象的更多,昂得列公爵的父亲是懂得女人的,在被父亲要求出国的日子,娜苔丝就要忍着思念,时间在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变数,婚约的最终解除,在内疚,悔恨的情绪下能够重新掌握自己生命的意义,这是一种能力,不过不是天生的,到最后精心呵护重伤的昂得列公爵,原来自我救赎的路,远比沉浸于哀伤更难,可是两条路的通向的终点一个人是天堂另一个则是人间。

与娜苔丝的自我救赎相比,宾艾尔一生都在追求追摸不透的信仰,与罕莉不成熟的结婚,结果是使他厌倦,追求事物存在的意义,让他反被意义本身所困惑,在名利场,社交场中,他仍旧追寻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最后当战俘时,在与性格淳朴又充满着生活智慧的农民接触时,他才追求到内心平静。

书中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战争,与敌人,与内心,与生活。战争的意义是追求和平吗?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们欢欣鼓舞的以为和平已经到来,没料到战争比结束时来的更快,而且一次比一次猛烈,过去的战争似乎都会今日的战争做好了铺垫,只等着一个狂热的人点燃。人们身处战争时,渴望着和平,那么在和平的岁月里人们又期待着什么?

书中所说的战争景象仍在现今的世界上演,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和平年代,似乎忘了战争的岁月,可是战争与和平不是相互终结而是相互依存。列夫托尔斯一面讲述着战争,一面期待着和平,可这些与他笔下终身矛盾着,奋斗着的人物形成了一个整体,不同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的意义,为了战争或者和平。

人类伟大的本身不在于强大的毁坏能力,这些破坏的本能似乎是与生俱来,然而身处黑暗中,为光明奋斗,为生活而努力,追求一种更为理想的生活,即便处在战争之中,在血肉模糊的废墟里,一想到往后的和平时代,而为此激发出的美好愿望,并且奋不顾身的去实现它,才是和平的真在意义,也是人类之所以伟大的重要原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7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作业不用妈妈帮读后感200字

    【第1篇】 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写作业不用帮”,许多都被猜中了心声,修饰所谓的“帮”。 显然这本书中的主人公胡小闹、长安、小樱桃等,都遭到了“妈妈帮”的袭击。 了面讲述的就是他们为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247
  • 《人生有何意义》读后感_700字

    《人生有何意义》读后感700字 人生有何意义?这个问题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困扰我,每每思索就想得脑壳疼。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可能也正代表着你的思想日趋成熟起来,你在开始挑起肩上的担子…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09
  • 《叛逆的蛋壳组合》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叛逆的蛋壳组合》。讲的是主人公吴童的生活。 “非主流”女生吴童,总是兴趣广泛。在和家长的眼里,她的性格未免太张扬,而且最不能忍的事吴童总喜欢捣鼓…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140
  • 向日葵中队读后感800字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战争几人回?”听到“莫离”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出的诗句,我想莫离的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定是想把莫离长长久久地留在身边,永远都不要离开的意思吧! 当我第一眼看到《向…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82
  •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350字

    【第1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不久前读完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它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讲述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变化,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在古代时发生的事情,积累了不少成语。 当我…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75
  • 项链读后感8000字

    【第1篇】 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项链》一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人公马蒂尔德.骆塞尔出生于小职员家,虽长相极好,但只能嫁给一名小书记员。后来一位教育部长邀请她和丈夫去参加宴会…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