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口说:我眼中的德云社》读后感800字
人生路遥,忠于人品
这本书的作者王俣钦是德云社的圈中人,可他不讲相声,也算得上是旁观者,从他的视角去看德云社,更像是一位记录者。他的语言平实,没有繁花似锦的词藻,却能敏锐地捕捉到人性中动人的瞬间,甚是难得,人生路遥遥,有这么一位记录者费心地关注,写出德云社诸君种种,也是一番可贵的心血。
德云社的创办人郭德纲和王惠,两个人在摸索中成长,经历过早年穷困和落魄,也为着坚持梦想去努力生活,照顾一大帮泼猴儿,中年成名也见过起起落落,遇到过辜负和温情。于他们而言,每天也是新鲜的,在事情发生前,他们也未曾遇到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考验。有点儿像初为父母,也会手忙脚乱,也要想半天要怎么应对,困难重重时支撑他们继续前行的是一股子韧劲儿,日子要继续过,办法是想出来的。
感触很深的是,德云社的孩子们成长道路和培养方式各有不同,任台前如何风光,台底下生活中真正较劲儿的还是一个人的品性。有趣的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也确实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疼爱,可世事有运行的法则,福祸相倚,被照顾得妥帖的孩子可能不懂感恩,毕竟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了,理所应当,也不懂得珍惜他人的付出,也不会换位思考地去替他人想。一直被忽略的孩子,可能饱尝风霜,见惯冷暖,更珍惜得来不易的温暖和机遇,也会拼了命地努力去证明自己也是值得被疼爱的,身在苦中也浑然不觉得苦。待有天野蛮生长起来的时候,这些孩子才发现原来吃过的那些苦头,都是大补,生命会以另一种形式将亏欠的补回来。台前的云淡风轻的笑料,背后权是不为人知却实实在在的伤痛。
相声界门槛不高鱼龙混杂,而圈内人的争名和夺利就好像一群都在碗里争谷子的人,没有人跳出去看,原来碗外边是一片稻田。这点很有趣,日常生活中也确实不乏蝇营狗苟之辈,究其本源,也是由于没有跳出认知的圈子,未见人间别有洞天,当下争得抢得,若德不配位,因果循环,又如何守得住?兜兜转转最后都是人品的较量。
无怪以前老师傅收徒弟一定教导:要学艺先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