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叛乱:在达尔文时代找到意义》读后感1400字
细思极恐: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冲击
你用爱的钥匙,去开启孩子的心门,一个人心中只要还有爱,就还有希望,那就不会差,会坚强的有爱的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适应时代的变化。
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学校,机器人也没有爱,只能按设定来传授知识,这是人类老师不可取代的最主要原因。教育是从心开始,在爱的跑道上成长,往往评价一个不好的老师,大概就是机械死板没感情,无法满足孩子感情需求。
但是,人工智能对很多行业会有很大冲突,类似流水线工人、超市营业员、收款员、养殖业……几年后十年二十年后,你所在的职位会不会被取代,随时都有改变行业的可能,又该做出那些调整去应对。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更能适应行业的巨大变化,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是焦虑抗拒。不爱学习的人必将被淘汰,被动学习的人在社会底层,只有主动学习会学习的人才能适应时代。我很赞同卢梭的那句话:在农民所接受的教育中,他们总是按别人说的去做,或者模仿别人的样子去做,又或者长大后还是一成不变地做着小时候的事情。 他们不懂得变化,总是循规蹈矩,从来没有想过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就这样,习惯代替了思考,服从代替了理性。如何培养孩子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不是逼着他该如何如何,讲一堆大道理。
看看社会大佬们在做什么,富士康正在向人工智能转型,好多大佬在做人工智能养殖(阿里养猪,京东养鸡,网易养猪),几个人就能养殖几万头猪,彻底去颠覆传统行业,阿里把手伸向无人超市,已经在杭州试点扩大规模……这是不是时代的信号,就像十几年前有人请你开个淘宝店,你错过了,十年前有人邀请你买房,你又错过了。
时代转型的信号已经发出,如何实现个人成长,如何教育孩子至关重要。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每周大约17小时,远高于平均值7.8小时。小学生作业时间超标率66%,中学生作业时间超标率78%,而在休息起都超过80%。孩子上课外班的时间大幅度增长,78%的家长每天陪孩子写作业,陪作业是中国家长幸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成为亲子关系最大“杀手”,75.9%的家长在陪写作业过程中发生矛盾。
分享这组数据,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将近80%的孩子被逼着“学习”,学习是件痛苦的事,一旦丧失信心依旧被迫去做。一旦处于这种状态,学到真知识掌握真本事几乎不可能,就像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担心孩子吃不好,一天到头都只是逼着孩子去吃她叼来的食物,鸟妈妈不去引导他自己主动去找食吃,没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最后发现错过了最佳学习时机,这孩子变成了“废物”。正如卢梭所说:废了太多力气,辛辛苦苦把孩子教坏之后,抱怨“他怎么变成了这样的人”。
如何引导孩子独立自主学习,陪作业送到辅导班,都无疑在告诉孩子学习就是痛苦的被动的。根据孩子的游戏天性,很多探索过程都是游戏的过程,人都有逃避痛苦追求快乐的倾向尤其是孩子。
对于一个人来说尤其一个孩子,一个人如果总是做力所能及的事,那他就是强者,如果总是做力所不及的事,那他就会变成弱者。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冲击和反思,家长要有个明确的方向,是逼着孩子学习还是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家长应该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去系统的学习,而且要以身作则,不仅是做榜样,也是支撑你做好一个优秀家长的知识储备。
你用爱的钥匙,去开启孩子的心门,一个人心中只要还有爱,那就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