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II》读后感900字
百度上面有全的,算了一下看第二部一共要四十多个币,所以就…
百度上面是有作者的后记的,主要写他的写作感受和总结,感觉到他也很舍不得这两部书,精彩的故事都会让人舍不得,想继续看他们的生活发展下去。令我特别佩服和让我一直看下去的还是他的强大的想象力,不看他的后记,我都不知道这个盗墓世界,尤其是搬山卸岭发丘摸金这些盗墓流派,居然都是作者自己编出来的,在写故事的时候不断完善了这个体系,而且言之有据,并且故事能继续写下去,这个非常难得。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创作能力都是大众需要的,而写故事跟大家的生活根本就分不开,高雅的通俗的,不是人人都有这种创作能力,如果没了这些体现想象力的作品,本来就没有这样的能力的人还会有动力去想象吗?我也非常想写故事,纯粹是创造,构建自己的世界,并且可读,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作品给我的启蒙。
千万不要被书名所蒙蔽,本书绝不是说什么封建迷信的东西,虽然书处处透着封建迷信的气味,其实它是一个庞大的冒险故事,只不过发生在中国一些有独特地理环境的地方,所以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没有中国的传统民俗故事的渲染,就体现不出我们的特别了。虽然作者也说很多内容其实是自己编出来的,但是虚虚实实,期间也真的有很多是基于真实的见闻写出来的,比如日军军事遗址,一些神话传说。这些古老的民俗故事,就是情怀啊,我们去了解这些,不是为了再重学其中破旧落后的思想,而是去了解那时候的环境了解那时候的人的生活。书里经常是把以前的传说说一遍,再用现代的眼光去分析,比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到历史渊源的话,不在乎是那时候的贫苦人民对一种那时候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人会觉得很妄想天开,但在那个特定环境下,我们的现代的判断才是不合时宜的吧。
有点害怕又很刺激看完了这两部八册书,撇开这个有点封建迷信的话题,这个作品真的很值得做成影视,西方也很盛行盗墓冒险的题材,而且迷信的成分也很多,而且异国文化中往往是有迷信的东西才特别的吸引人,那中国的故事不应该也有这种待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