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读后感_1000字

《暗示》读后感1000字

阴错阳差读到这本书,是因为好友推荐了一本书也叫暗示(后来得知是遇谨写得),据说那本书也很好看,可是已经读了韩少功的,带着一种好奇就进去了,结果读着读着,深深被书中内容所吸引。小说刚开始挺轻松的,让我读到了言外之意,文外之意,打开了视野,扩充了认知,可是越读越感到,诙谐中颇感紧张,紧张中暗含深思,深思后,深感作者对当代知识危机的忧思,以及他对“实践方能出真知,知识源于有血有肉的生活”的情怀。以下是读完本书几点不成熟的思考,供书友一起探讨。

1.宗教,政治,伦理,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书中曾提到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史导论》中的一句话“宗教是政治化的,政治是伦理化的,伦理是艺术化的”,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暂且不谈宗教。政治能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向,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生逢于时,还需洞察大势,跟上时代,懂点政治。伦理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情冷暖的写照,经常讲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其实世界也亦然,每个人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六度分离理论曾被证实“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并不是梦话,终究有一天可能实现。紧接着是艺术,它应该是“文化”里的一个分支,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关系交往中思想语言的提炼凝结和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精神的高度提纯。

好的政治能让文化延续,好的文化能让伦理更和谐,好的伦理能让政治更有秩序,让文化更绵长。

2.理论,实践,文学之间的关系。“把文学写成理论,把理论写成文学”这是作者的一个声明。这是很难做到的,也会招来很多批评,但这正是作者的追求,理论变成文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践,也必须通过实践,否则就是空洞的理论,就是臆想的文学,就是“纸上的学舌。”

3.具象,言语,文字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本书最吸引我,引发我兴趣的妙处。历史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是否客观真实,没有以人的意志和情感来抒写?生活处处也充斥着文字,很多习惯和行为方式被文字固化,尤其是当代,爆炸式的新闻,无痛不痒的鸡汤,极速变化的信息等等,往往会忽略文字之外的具象和言语,而这两个东西又常常会给人生体验带来更多的温暖,生动和乐趣。

4.人生。李坨先生去探访韩少功先生的乡下家里,看到挑着粪桶,穿着破和尚衫和短裤,满脸玉米粒汗珠的他,心里的疑问释然了。让我看到想到的景象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群乡音,一片菜地,人融于自然,淡泊宁静,悠然自得。很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88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神奇校车》读书笔记600字

    读完了《神奇校车》,我觉得这套书真有趣。特别是弗瑞丝小姐很好玩,每次都穿着很奇怪的衣服,还带着们坐着神奇校车到各种地方。神奇校车带着我们去了海底、让我们知道了飓风是怎么形成的、还去…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6
  • 《焦渴》读后感400字

    推理,该有的样子! 17年读的《雪人》,18年《猎豹》,19年《幽灵》,20年初《警察》以及刚看完的《焦渴》。其实,我买了很多尤奈的书,但这五本都是我根据名字随机选读的,没想到正好…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6
  • 读《含羞草》有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叶圣陶写的儿童长篇故事《含羞草》。这篇故事通过描写玫瑰花苞与含羞草的对话,蜜蜂求医失败以及短衣男子受尽警察欺凌,向我们介绍了含羞草之所以“含羞”,是为了那不合理的世间而羞…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2.0K
  • 《和夏天约会》读后感350字

    “它像一场躁动的夏雨,豁然闯入我的生命。”来自于殷健灵写的诗意小说《和约会》。通过这些朴素的,真诚的,温馨的或伤感的文字,悄然的拨动我的心弦。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一些拥有哲学理念的诗。…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29
  • 读《魔法师的帽子》有感700字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魔法师的帽子》有感 轻合上书页,闭上眼睛,回想这样一个世界:那是像芬兰的光线温温的,像芬兰的心情淡淡的,像芬兰的气息特别干净。那是一个名为姆咪谷的地方。 …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05
  •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读《美丽的西沙群岛·西沙航母永兴岛》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好奇,我翻开了这本书,和作者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走进了那片包裹着西沙群岛的南海。 跟随者作者的脚步,我…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