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十一)(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读后感800字
春秋时代,处于最弱势终反败为胜的,佩服两家。
第一当属越王勾践了吧,给夫差做牛做马干尽脏活累活,被当做仆人还能一扭乾坤的,既是对手给予机会,也是自己能把握住机会。不说其成功之后怎么对待功臣,就其能反败为胜实在太让人佩服。
第二当属赵毋恤吧,水淹城池三月,从粮草兵器充足到从水底捕蛙捉鱼,从众志成城到连家臣都要出逃投降,眼看投降在即,却硬是被熬出了机会,反败为胜也是值得点赞,但到最终还能带着一批敢死士联合魏韩灭掉智家,最终能和魏韩平分智家土地,说明赵家那时被困还没到没兵没粮地步,而且实力不俗分财产时居然不受魏韩压制,按理说兵力应该极大削弱才是,说明文中围城之惨况受苦的全是底下人民啊!这是在拿全城百姓的命在硬扛啊,而上头高层永远是活的最好活到最后的人,这无不令人痛心,卖命底下搏,功成上面领,难怪权力的斗争在滔滔不绝向前奔腾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不息,被一代又一代高举着始终不曾放下。
一将成万骨枯,记载流传下来的只有那些贤君和战功赫赫有所成就的名人将士,那些因万骨铸就的人们眼前的“传奇”故事被人津津乐道,而万骨青史之下博得了一句“死伤多少人”。无不令人唏嘘不已。
读历史是令人伤感的,你会非常鄙弃纷争尔虞我诈,但你又会陶醉于尔虞我诈的故事当中陶醉于别人的权谋之中,因某人建功立业某人一句献上君主的良言而为之兴奋不已,这又是为何呢?一切都是人为,一切都可归于人性,谁让那刺激了人的兴奋点呢?人的精神需求,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谁又能说人比天上的鸟水里的鱼大脑更高级而更幸福呢?
最后要想真要探讨出什么光辉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哲学真的是人类最高深的学问却又无比接地气,能为任何人所用。哈哈,自己猜为何最终扯上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