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与普里姆小姐》读后感800字
柯艾略依然很会写故事,这个故事里深埋的线在后面都能扣上,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需要作者的功底,并不是每个作者都会讲故事,会去讲这样费事的故事。而柯艾略却坚持这样,就如他的信仰一般,他希望把上帝和天命的巧妙安排都展现在书里。
我一直觉得柯艾略一定也了解佛教,因为他书中提到的宗教信仰更像是基督教和佛教的综合体,也更易让我们亚洲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起码对我是这样,看他的书给了我很多对于信仰的思考,甚至是信仰的模版,希望去追逐如此的信仰。就如贝尔达小姐一样,她是我最喜欢的主人公,应该是因为她几乎没有被恶所动摇过,她的魔鬼induce她去嫉妒,她不能控制本性,但她克制了自己做出报复这等坏事,而依然选择宽容。我想说我欣赏她的主要原因是她将歌格物,这个我从来没有理解的名次用她的行动阐述清楚。了解自然界的规律,从而了解了世间一切真理。就像佛家悟道一样,在大自然中度过一些年华,看风起花落,悟出了大乘。贝尔达小姐就如佛一样做到了这点,虽然境界没有佛那么高能带领拯救苍生(镇子里的人),但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人性之所以区别于神性,就是我们无法克制有恶存在于我们体内。我们必须要坦然接受它。然而我们可以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让魔鬼得逞。天使与恶魔打架的桥段更像是伊斯兰教中的描写,左肩是天使右肩站着魔鬼,在你耳旁窃窃私语。强调控制自己、认识自己拯救自己的勇气,也像是佛教中佛在心中的概念。每个人都是普通人,而在不同的时间段也可以选择向善或向恶,虽然承认恶不会消失,但依然向善这样的主题真的是很积极向上。并不像很多作者一样,单单揭示人性的恶,而是一开始就为我们讲一个道理:恶一直都在,永远不会被消灭,但我们有选择去向善。这样的积极想法也像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一样,但比他对宗教信仰的理解更深刻。这选择的自由也是基督教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去向善还是向恶,这是上帝不会加以左右的给予人的权利。因此人可以选择远离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