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读后感800字
隐形冠军的标准 第一 市场占有率世界前三或某洲第一 第二 年销售额不超过50亿欧元 第三并不广为人知。
有个猜测 中国有比作者统计多得多的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更多采取直销的模式,公司结构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市场
隐形冠军在创新上比大型公司效率更高,专利投入性价比,实际应用率更高。
隐形冠军的创新不是技术导向,更多是市场导向的。
在创新方面 隐形冠军更多是在点点滴滴的向前推进 与创造性变革式的创新比起来 在市场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可能是前者。
隐形冠军的企业经营者更多的直接面对市场并和用户保持紧密的联系。一天的调研胜过一周的会议。
隐形冠军受益于全球化过程,全球化为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伴随全球化 他们也将生产基地设置到各大新兴市场。
隐形冠军面临着新兴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中国 印度
隐形冠军的利润有较好保证,数据统计,居然有不到20%的企业在五年中非但没有降价反而涨价了。
作者认为德国诞生了世界上最多隐形冠军是因为德国建国较晚,德国企业具有面向更大市场进行自由竞争的传统。同时,德国处于欧洲中心,距离美洲 亚洲距离相当,所以更容易和主要市场进行贸易,这是地理决定论。第三,作者才提到了德国产品的质量精良。
作者统计隐形冠军德国最多,其次是欧洲和美国,日本略领先于中国,作者认为未来世界隐形冠军的格局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即便涌现出新的挑战者,应该也是巴西 南非 澳大利亚。作者太乐观了,不知道他是否统计过中国制造业崛起后,欧洲倒闭了多少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目前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作者提出我们是否还可以用原来某国企业这样的传统纬度来表述?当一个企业三分之二以上的员工不再是本国人,企业该如何保有原来的企业文化?
作者在书的最后还总结了隐形冠军公司的一些特点 比如较高的自有资金率 较低的离职率和缺勤率 活比人多 乡下的公司等等。
隐形冠军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并集中在制造业。隐形冠军对中国很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