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读后感_900字

《“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读后感900字

六月第一本。杨奎松名头不小,国内有名的历史研究学者,豆瓣上也颇有名气。这本巜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系其发表在财新周刊上的专栏文章集,是我还比较喜欢读的历史随笔。起初被它吸引,是因为书名,现代中国之惑,我就在想,当今中国有何惑,试图去猜想作者的写作意图,再看到书名里有鬼子来了,便猜出几分,应是关于近现代中国被外国势力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带来一系列社会变革,由此引发的一些现象研究吧。事实上,也是猜对了几分。这本随笔,作者着力于刻画近代中国饱受外国势力入侵,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文化就这样在炮火中经历着一轮又一轮的洗礼,并渐渐和西方文明融合,吸收,同化,发展出带有浓厚西方特征又不失中华文明内核的现代中国文明。作者开篇便写不知有国一文,详细分析了为何近代中国在经历英美等西方国家入侵之时,大部分中国人却近乎无感,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朝廷兴替跟自身存亡并无多大的关系,依旧交粮纳税,日子照旧,为何?因为心中无国之概念。基于中国农耕文明形成的乡土宗族体系,使绝大部分中国人心中只知有家乡,而不知有国也。老百姓开始拿起武器抵御外侮,起初也只是出于保护自己的乡土不被侵犯,而非所谓的卫国。国家的概念,其实是西方文明冲击下带来的产物之一。那么现代国家的观念什么时候在国人心中形成并扎根?作者的观点是,那得感谢这些入侵者。因为这些"鬼子"的入侵,使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原本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开始团结起来,渐渐的淡化了原有的保家概念,而走向卫国的概念,他们侵略的越紧,中国人团结的就越紧。中国之大,是祸也是福,因为大,所以直到清末,国人都尚无国家之概念,也因为大,即使各国势力入侵再频繁,也亡不了中国,而中国人一旦觉醒,形成了保家卫国之念,则再也没有任何势力可与其抗衡。"鬼子来了"到底给中国带来的是福是祸呢?真得辩证的去看。
这本书出于专业的历史研究学者之手,虽然是随笔,却很深刻,兼有史实的阐述和史论的探讨,春秋的笔法却有学术的深度。唯一的不足是观点时常有重复的地方,但不足以影响本书的价值。读这本书,对中国国民性的变迁,会有一个清洗般的认识和理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0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攀登者》观后感500字

    《攀登者》观后感 今天上午看了一个电影,叫《攀登者》。这个电影讲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冲刺珠峰,临时担任队长的方五洲,在救助同伴曲松林,还是保住曲松林手中的摄像机之间,选择…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43
  • 济南的冬天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冬,被许多文人墨客所赞赏,从古至今写冬景名篇层出不穷,但只有老舍才把具有的独特风格完全表现出来,济南的更给文章增添了一份绚丽的色彩。读了老舍的文章,让我身临其境,深刻体…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143
  • 读《小童谣大梦想》有感500字

    里,我读了《小童谣 大梦想》,这是一本童谣作品集,整本书都站在我们小孩子的角度,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篇叫做《花尾巴》的童谣,…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258
  • 《自然课,星星海》读后感600字

    《自然课,海》的读后感 我今天读了董宏猷(you)关于成长系列创作的《自然课,星星海》这本书,这本书是由我和从图书馆里借来的,这个系列总共有四本书,我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现在我想给…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01
  • 读《斑羚飞渡》有感600字

    【第1篇】 在我读过的所有书里,我最喜欢的是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沈石溪被誉为当代的“小说大王”。他笔下的栩栩如生,文字把动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斑羚飞渡》写的是在…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73
  •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300字

    【第1篇】 《超凡蜘蛛侠2》续1之后,彼得・帕克投入了新的战斗,这次,他的劲敌奥斯公司研制了电光人――新型怪兽,这种怪兽会操纵电,可以在电流内任意穿梭,我们可敬的蜘蛛哥暂时挽救了整…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1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