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袍先生》读后感1400字
书中共写了五个故事,篇幅较长的是第五篇《蓝袍先生》,主人公都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却各有各的平凡人生!
《康家小院》一个农门鳏夫,用最朴实的“下苦活”拉扯着独子讨生活,眼看着日月有了新盼头,却猛格拉擦来了一场灾难。新媳妇入门把康家小院的幸福推向高潮,在你觉得康家父子总算苦尽甘来之际,给你来一场妇女解放的时代小浪潮,打得寻常百姓措手不及,看起来戏剧化,实则多么写实。对康家老爹来说人生纵然迟暮,却也是活久才能经见不敢瞎企盼。对于康家小儿来说,年轻的生命才刚准备熠熠生辉,就给你一堂严肃的哲学课,让你不得不长大,不得不深刻领悟人生的苦难与煎熬哪有你想的那么短浅……
《棒子老太》初看似乎应验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细一琢磨这不就是大多数的我们自己么?!只不过陈老把个体某个时刻某个阶段某个事件,拉长到棒子老太的一生去放大解读。谁不是失意时收起几分张狂的翎羽,得意时恨不能将全世界轻看。谁不曾己所不能时“嫌人有”,己所能及时又“弃人无”。谁不愿权利裹着自己狐假虎威,世人围着权利为虎作伥。只不过棒子老太过于实在,实在到不遮拦不修饰不矫揉造作,兴冲冲直愣愣没想起来给自己留余地罢了!如果非要说她是受害者变成施害者后变本加厉,那也是最贴合人性的基本底色。临了,送葬风波后无人论及她的生平,也是我特别喜欢的结局,这本就是一个普通人鲜活生动的一生,哪有什么功过是非可论!
《李十三》算是传记体小说,原型有据可考,陈老行文亦有追思缅怀之意,我等瓜众不敢枉论!只说一句,生活的苦难永远无法禁锢远走高飞的思想和才情!
《猪的喜剧》也许是对时代的讽刺,那个特殊的时代下平头百姓的命运只要没舛都算康顺。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越是底层越具有坚韧性,越能像杂草一样见缝插针的生存。纵然暴风骤雨肆虐的已经逃无可逃,杂草的选择是扎根大地,匍匐求生。那个时代的人们,只要还有一丝一毫的气力,都不愿放弃生存的希望。令人动容的是,农门老汉将自己的口粮省给母猪,只因为那头母猪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反思日常付出时的斤斤计较和索取时的理所应当多么惭愧!
《蓝袍先生》一个人的成长总无法错过时代的使命,无论你多想洁身自好都不可能真的固步自封。置身群体就无法躲开时代的洪流,不是人群推搡着你就是欲望牵引着你,绝没有如你所愿的“幸免”。蓝袍看起来是仁义礼智信的大套子,将孙慎行牢牢囚禁,其实也是孙慎行自己的安全区。他的自我封闭看似父亲掌控,实则是他自己放弃了主控的权利。在他的潜意识中,对被束缚和被打造是认可的,所以他才去观察父亲的言行举止,去揣测父亲的身份角色。但时代的大浪终不会将他留在静港,而是毫不见外的将他裹挟着送上浪尖。在高处见过了风景,哪舍得轻易铺满浅滩,因而在“准右派”事件中就显得没那么无辜了!烧掉“慎独”或口无遮拦,不都是打算半推半就着逃离舒适区,寻找新浪潮么?!所以后半生的炙烤与煎熬多少有些咎由自取!可惜孙先生任性又自我,不仅误了自己的大好青春,还伤害了两个女人的真心。
在他悲剧的人生里,在支配和顺从的模式中,不好论该不该对不对,不好评谁智慧谁愚钝,只能说芸芸众生在滚滚红尘里,只有适者,没有赢家!
Ps:看完好几天,一直没腾出时间来写,此时仅凭印象有感而发,但也许读一本书能残存的感受才是领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