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读后感1000字
非常喜欢的一本心理学书籍。熬夜看了,还写了很多想法。
会拿起这本书是因为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看了一半,但是无法理解和体会松子内心状态,所以暂时搁置然后来到了这里找答案。居然还找到了,被暴力对待的可怜的松子的一生。
一小部分摘录
没有自尊心,所以什么都可以做。背叛、欺骗、隐瞒、榨取,什么都可以像没事人一样地做出来。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常常是害怕被讨厌的人、自卑感强烈的人、虚荣心强的人。
自我牺牲型的献身来源于强烈的依赖心理。看上去像是为了对方竭尽全力,实际上是在用这种行动去束缚对方。看上去像是为了对方可以牺牲自我,实际上却在慢慢折磨着对方,最终同归于尽。被束缚、被掌控的那一方,如果想逃离这种掌控,反而会产生强烈的自责,于是渐渐地对逃离掌控、获得自由这件事怀有负罪感。
一个人说“我怎样都可以”的时候,一定是不想放任对方的自由。“我怎样都可以”之下隐藏的信息是“按照我的期待去做”。说出的话虽然是非利己主义的,隐藏的信息却绝对是冷酷的利己主义。
情感暴力中,情感威胁是最可怕的一种。“施虐者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内心的破坏欲、支配欲。”[插图]会欺负别人的人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是欺负人的恐怖的人,那还算好。
在漫长的人生中,只要不会耗尽自己,学会忍耐总是好事。
自我牺牲型的女性会喜欢说:“每天都为你做了那些事。”这样的人对男人来说太过沉重。自我牺牲型的人看上去总是在付出,其实是十分狡猾的人。弗瑞达·弗罗姆-瑞茨曼说:“自我牺牲型的献身是重度依赖心理的表现。”这种人常常自以为很努力,却会遭到别人的嫌弃。这种时候,他们就会寻找可能会成为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的人。
当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矛盾的时候,真相往往隐藏在非语言信息之中。语言是一种表达手段,同时也会变成一种隐藏自己真实意图的手段。
他们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并没有为了自我实现而活着,所以会渴望力量。人只要自己幸福,就能带给周围的人幸福。“只要你幸福”,这种话是不符合逻辑的。只有让自己幸福,才有能力给对方幸福。
泰戈尔 : 我们误读了这个世界,却说这个世界欺骗了我们。
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可能都没有真正接触到现实世界,而一直活在幻想的世界中。他一直误会了真实的世界。而要开始新的人生,就要从意识到自己对真实世界怀有误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