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任何人都聊得来:最受世界500强企业欢迎的沟通课》读后感1900字
这本书有一些想法还是挺实用的,可以尝试在以后和陌生人或朋友之间交谈的时候用起来。
以下是一些书摘:
1.真正在意对方,将对方放在你心上
2.自己少装,多给对方装的机会,话糙理不糙,少一分自我,躲关注对方兴趣和需求,对方会觉得你是真正在意他,信任感会日益增加
3.坚持自己的个性,让自己的独特之处发挥作用
准备越充分,越自信
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得有趣
学会从他人的思维角度出发,真正在意对方
4.人总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如果是直发,就总是想着烫成卷发,如果是卷发,又总羡慕那些执法的。我们总是在两个极端徘徊
5.相对于交谈,倾听有时候显得更为重要。从倾听中我们也可以获得更多信息,而在倾听方面,内向性格往往更具有优势
6.一定要自信,至少看上去要如此
7.当我们对他人感兴趣时,他人才会对我们感兴趣
8.与其花两年的时间让它们对你感兴趣,不如花两个月的时间真正对它们感兴趣,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朋友
9.改变只能由内而外产生,你只有真心对他人和世界充满好奇,才会真正达到预期的结果
10.如果你能够帮助他人,满足他人所需,在这个过程中你的需要也会得到满足
11.人与人的差异越多,谈话的内容就会越丰富,差异性让交谈双方有了新的话题可以搜索,因此,人际关系就更容易朝新的方向发展
12.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活因差异而精彩
13.最难忘的回忆却是那些让我倍感考验的时刻,这样的时刻充满了挑战,与众不同。或许当时并不觉得多么美好,可是,在个人生活中,它们却是最为有趣的组成部分
14.开始交谈时,多数人都会寻找共同话题。因为相似之处越多,交谈就更为容易
15.内向型性格的人通常会在以下方面纠结:
不知道被人如何看待自己
不知道如何才能表达妥当
说话时会结结巴巴
不知道如何开启交谈
16.外向型的人通常会在“倾听”方面存在问题,它们会在以下方面有所纠结:
为什么大家有时候不赞同自己的观点
感觉交谈很无聊
为什么身边有些人看着很不安
难以理解少言寡语的人
17.内向让交谈更有深度,外向则更具有行动力
18.“我肯定哪里有问题”“你肯定哪里又问题”。持有第一种观点的人是典型的内向型,持有第二种观点的是典型的外向型
19.思维模式决定行为模式
20.当我们不理解他人的观点时,我们会做出各种假设,猜测对方在想什么。而且,一旦做了猜测,我们会错误的将其当做事实,进而以此为根据采取行动,而实际上,你的根据根本就不是事实。
21.我们相信什么,世界就是什么
22.别人怎么想不是我的责任,我只要做自己就行
23.有效交谈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挖掘对方的经历,将焦炭扩展到新的领域
24.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角色,从“内容提供者”变为“内容开拓者”
25.要把自己对于观察的解读和真正观察到的分开,这一点很重要
26.我们没必要抛弃自我,只要找到和对方的共同语言即可,我们可以从共同的经历和兴趣点出发,然后以此为基础,探索每个圆圈中的未知领域
27.对于交谈者来说,“样样都通“比”一门精通“更重要,所以,平时要多留意搜集信息,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得有趣,这是有效沟通的秘密之一
28.快乐是给予,是服务他人
29.如果我们将对方的需要放在前,自己的需要放在后,他人也会如此
30.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影响他人
31.我无法强迫你喜欢我,对我感兴趣或满足我的要求。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可以选择对你说的话,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及我对你的感受。我可选择满足你的要求。你无法强迫我,这些都是我个人的选择
32.人们有怎样的基本要求呢,很简单:被理解,被赞赏
33.如果真的做到了坦诚,你的态度就会吸引他人,他人就愿意和你交流
34.交流的时候: 学着有意识的评比周围环境的一切,保持目光接触,全面调动你的感官系统(眼镜,耳朵,内心和思维),关注你发出的及接收的信号,时不时点头,不要插话,不要害怕沉默,如果稍加评论,一定要让评论与对方所说的内容相关
35. 人们更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人建立联系,如果你和对方讨论他们关心的事情,彼此的关系就很容易拉近
36.对方所说的话,我们都会加上自己的注解,用自己的经历去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点是很致命的,很多人机关系的矛盾都源于此。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沟通大人会避开这一点,他们往往会从倾听者的角度听出问题,而非从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出发
37.在交谈刚开始的时候,封闭式提问是不错的出发点。不过之后你就想要利用开放式提问了
38.人际关系中没有什么操控术,一切的一切,其关键还是要真诚
39.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世上本无所谓好坏,思想使然。鸭梨和紧张并不是来自事件本身,而是来自我们对时间的解读
压力源往往都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我们如何认识和分别这些鸭梨源决定了我们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40.交流完做简单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