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幸福的科学》读后感_2800字

《永远幸福的科学》读后感2800字

在感情中,每个人都体会过幸福的感觉,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足够的运气能寻找到一份恒久的幸福。统计数据显示,约有2/3的人并没能获得永久的幸福,他们的婚姻或是走到了散场,或是隐忍维系,这个数字真可怕。因为难觅,才愈发珍贵,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这样一份感情并为之持续保鲜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恋爱心理学博士,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永恒的幸福虽然难觅,但却是存在的,并且科学的方法能使我们不断靠近这一目标。仅凭一本书就想找到永久的幸福当然不切实际,但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并希望对感情作认真的思考,那么强烈推荐这本书,一定会让你有所启发。

作者说,在爱情里只能许下三个愿望。尽管单身人士会绞尽脑汁地幻想理想伴侣的样子,但大多数人最终的选择往往与设想的相去甚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特质的要求实在太多了。实际上,受自身和外界各种条件所限,我们能提的期望是有限的,因此需要用心选择最重视的特质及原因。这就像一位能实现三个愿望的仙女教母会让许愿之人细心思考,在伴侣的选择上,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经过这样谨慎的思考,才不至于一看到想要的某种特质便急于行动,从而导致与真正的理想伴侣擦肩而过。

在许下三个愿望之前,有一点需要明确——感情的未来是完全可以预见的。许多研究表明,在恋爱双方步入婚姻殿堂之前,我们就能以极高的准确度预测出这段感情的命运。因此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可靠的框架系统,评估和整理观察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许下愿望。

接下来介绍一下作者提出的这个分析框架,这部分是本书的重点内容。这个框架包含以下三层逻辑:

1.从性格特征来看与生俱来的特质

作者以大五人格理论为例,把性格特征划分为五种涵盖广泛的特质: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每个人都有各自偏好的特质,每种特质都有具体的判断方法。然而难以估测的性格也是存在的。很多人身上的特质都是好坏掺杂的,比如聪明有趣的积极特质往往会和神经过敏及缺乏自信等消极特质混在一起,因此我们需要面对挑战,寻找到乐意与之发展下去的积极因素,从而作出整体性的判断。

此外,这种评估不应仅仅由当事人作出,还应参考朋友和家人的看法。这不仅是因为迷恋之情在恋爱初期会混淆我们的判断,还因为旁观者比较容易在对别人性格的看法上趋于一致,当多人对单人做出评价时,其评分的平均值与此人的自我评分具有极高的趋同性。

2.从依赖模式来看之前的人际关系

辛迪·哈赞及菲利普·谢弗进行的研究算是有关成年人依赖模式及恋爱关系相关研究的始祖,他们把人们的依赖模式分为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

安全型:较易与人亲近,也易依赖他人和被人依赖,不常担心被抛弃。在所爱的人身边,安全型成年人的心率及呼吸都会减缓,也就是说,爱人的存在对其有平抚心情的作用。当所爱的人不在身边时,他们相信对方终会回到自己身边,因此他们只凭借对爱人的念想便能保持平静和满足。

回避型:不大适应与他人过于亲近,不大相信别人,也不允许自己依赖别人。表面看来,回避型成年人在压力下表现出的淡然可能是因为他们坚忍或成熟的内心,实际上这是他们长时间以来建立起的错综复杂的防御心理,它会让他们在即将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发出警报,从而激活应激反应,从情感上把他人隔离在安全距离之外,以避免分离带来的近乎无法承受的恐惧。

焦虑型:觉得别人不愿像期望的那样亲近自己,常担心伴侣不是真心爱自己。焦虑型成年人会紧紧依附对方,然后又因太过靠近而恐慌,继而愤怒地拉开距离。对方一旦也开始拉开距离,焦虑型成年人又会开始紧紧依附,这就形成了拔河似的恶性循环。

安全型成年人的恋爱质量往往高一些,但这不意味着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人就无法获得幸福。对他们来说,认清一段恋情,坚韧不拔地与自己抗争,明知越靠近就会在分别时越受伤,却还能鼓足勇气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不要奢望极度焦虑或回避型的人能很快改变依赖模式,但如果对方愿意敞开心胸接受批评建议,愿意据此做出调整并选择能助其在感情中拿出最佳表现的环境,那么这段感情很可能已经正在朝着永远的幸福进发。

3.通过现在的恋爱风格预测将来的问题

爱上容易,爱一辈子难。生活中的无数琐事和困难都会慢慢消磨掉最初的热情,因此爱是需要不断经营的,我们需要为二人的情感账户不断投资储值,并且尽量减少大额支取行为。

预测未来的一个关键办法在于分辨出那些预示问题出现的重要标志。我们需要区分出对方的哪些特质虽然招人厌烦却并不影响长期关系,而哪些是未来将会出现重大问题的危险信号。对此,作者提出了如下三个恋爱中的重要标志:

对方如何看待引发感情问题的根源。引发问题的原因包括自身、对方、关系及环境等很多方面,在没弄清具体情况时,很难判断哪种原因才是准确的,然而最消极的归因法在于不假思索地归咎于对方。不过,如果对方是在考虑了包括自己应负的责任在内的多种原因后,才明确指出某个消极行为或事件的错误在你,那么这样的谈话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带成见地指出了你能在哪些特定的行为或事件中作出努力。

对方如何提出自己的需求。有问题的恋爱关系中有种典型的行为叫做“要求/退缩沟通模式”,提出要求的一方不是和善而是带着责备、施压、唠叨或埋怨以传递需求,退缩的一方则干脆放弃探讨问题的努力,甚至主动避免任何讨论。这种沟通模式会一点点蚕食的二人之间的活力和爱意,使他们身心俱疲、心灰意冷。因此面对问题,沟通的双方都要冷静、理性、平和,不过分要求,也不逃避退缩。

对方如何放大恋爱关系中的积极因素。研究表明,情侣在日常沟通中有70%的时间都在分享或大或小的好事。我们天性希望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就或好运,这种分享也能强化我们的体检,因而在恋爱关系中,对方的实际回应以及你对这种回应的感知,都是让好事升值的关键。因此,一位乐于分享并有激情与你共庆成就的伴侣,会为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爱就爱,不爱就不爱,哪有这么多理性又复杂的分析?的确,感情这件事往往没什么道理可讲,常常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来到,并且与对的人在一起,从相知相爱到慢慢变老,一切都很自然。但是感情这件事从来不简单,我始终觉得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掉下来,任何好的事物一定需要一番努力才能获得。好的感情应当能使两人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因此这个课题值得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毕竟,人生中没有多少事能像心碎带来的失落感那样让人衰飒颓唐,也很难有什么事能像获得持久真爱这样令人神采飞扬。

这本书是我在一周的旅途中利用点滴时间读完的,最初是无意间被这本书的题目吸引,读的过程很慢,带着自身的经历感受不断反思,越看越喜欢。回想近期已接连读了《亲密关系的秘密》《偶遇》和这本《永远幸福的科学》三本关于情感的书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五星强烈推荐。

愿,我们都足够幸运,在很多很多年以后,还能对彼此说出:“我找到你了”,眼里仍然闪着光,心中平静而安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2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犬王麦穗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特别感人的书——《犬王麦穗》。 著名作家沈石溪所写的《犬王麦穗》这本…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3
  • 《遵纪守法》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遵纪守法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遵纪守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都应该要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俗话说:国有国法,…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9
  •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读后感100字

    每个人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这个故事中 ,故事的主人公 叙述了 自己做饭的经历,就是煮方便面 ,等水开始翻滚起水花 ,就知道水开啦,把面饼和调料全放到锅里 ,盖上锅盖等三分钟 可以关…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328
  • 读《印度古代史纲》有感800字

    《印度古代史纲》是一本关于印度历史的书,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介绍了印度从印度河流域文明到莫卧儿王朝期间的发展、变化。对于历史,虽然在沧桑中透着乏味,但也总是让人在纠结中感…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210
  • 《变成乌鸦的鼹鼠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整片文章是围绕鼹鼠变成乌鸦帮其他的乌鸦同伴打败的故事。  黑熊先生雇了咕理咕和鼹鼠米加去魔术团表演魔术,因一场意外咕理咕把米加变成乌鸦了,咕理咕因为把米加变成了乌鸦而感到…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88
  • 读《罗布泊的孩子》有感800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读《罗布泊的孩子》有感 当读完这本书后,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似乎大脑里的思绪是凌乱的,交错的,怎么扯也扯不开。 ,我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