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狂想:中国股市的非理性繁荣与大众癫狂》读后感1300字
当你发现你的资产按照每天百分之十的涨幅上涨的时候,当你发现无论无论选什么股票都能赚钱的时候,当你工作不到半年却发现月入上万都不算多的时候,你还愿意去辛苦工作、去继续学习吗?这是我去中信实习的第一天总经理问过我们的问题,那节课经理讲了很多东西,其中就有不少关于2015年中国股市发生的事情,那一年可以说是非常跌宕起伏了,什么千股涨停、千股跌停,什么千股跌停又涨停(国家队出动),经理给我们讲这段颇具中国特色的金融历史的时候满满的都是“能见此景不枉来世一遭”的感觉
本书讲述了2015年的股市从狂热到狂跌的过程以及原因分析,先是通过基金经理和散户等人群视角展现了那一年股市的跌宕起伏,然后作者通过分析对于股市的种种因素分析了原因:信息技术革命中互联网的飞速进步推动的信息多媒体传播渠道的迅猛发展,使原本就基本毫无理性而言的中国股民在被多媒体无限放大的群体效应下变得更加疯狂,同时包括温州商人、山西煤老板等大量投机资本在经历了房地产和p2p的投机风潮后也将目标转向了中国股市,又由于监管的缺乏以及政府对于经济调控的种种不成熟举措,中国股市积累的矛盾终于在2015爆发。从上半年的大涨到下半年的大跌,无数散户从狂热投入被套牢,多少基金经理声名尽毁,“侠之大者,为国接盘”
但其实我觉得群体效应也好,投机心理也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的贪婪。我们都知道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们都知道这场泡沫早晚会破,为什么还是有人会奋不顾身的往里跳呢?这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当为了领每月几千块钱工资而劳累一天的你回到家发现自己拿积蓄开户炒的股票今天又赚了几百甚至几千块钱,而且明天会赚的更多的时候,你真的不会怀疑这个世界吗?每个人赚钱都是为了生活,有些人只想为了生活,有些人却想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局限性让我们发现要实现财富自由实在是太难了,没日没夜的工作,看上级脸色为下级发火,辛辛苦苦好几年却发现连套房子都买不起,但是股市不一样,像书中所说,“股市,几乎是唯一一个,能让你简单地想象巨额财富掉落的地方。这里只需要动动手指下单,只需要为自己的判断承担后果;你不需要谄媚地乞求谁,不需要强颜欢笑陪酒喝到大醉。它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但向每个人敞开胸怀。而且来者不拒,来去自由。”“人赚钱很难,但钱赚钱容易”,这是每个人都控制不住的,无论你再专业,再冷静,只要你需要钱,你就会投入到那些滚滚洪流中,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足够的冷静让我们能够成为股市的弄潮儿而不是那些被拍在石头上的朵朵浪花,这需要包括正确的投资观、足够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于实际的判断能力等因素来帮助自己,但是目前来看,在这个散户依然占据绝大多数份额的股市里,有时候专业可能还不如会吸引眼球更重要,但是我觉得,在大趋势下有时候专业知识可能不会让你赚到更多的钱,但至少能让你比其他人少亏一些。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好书,作者对于很多事情的分析都是基于源头的,能看出来下了不少功夫,对于我这种半小白来说还挺友好的
而且通过读这本书也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相关的很不错的书籍,开心[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