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读后感1700字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文前释:
《马太福音》第12章第20节:“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
人
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 帕斯卡何许人也?生于法国中部一小镇,母亲早逝,有一姐妹。仅三十九年生命,便在数学界、物理界、文学界和思想界成就非凡,影响颇深!全才是也!
仿佛觉得帕斯卡很陌生吧?不是的。其实你早就遇到过他了。
- 还记得初一学几何,“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是帕斯卡于十三岁发现之定理。帕斯卡三角形在中国作杨辉三角。与此同时,他还是近代数学的创始人,他创造的“极限”与“无穷小”的概念,为微积分开辟了道路。
- 有人会说,这个人是不是那种高智商理工男,天天搞研究,不懂得情趣?不是的,他身负经天纬地之才,游玩于山水田园之间,偶尔还赌一把——和自己的朋友费马。这一赌不要紧,发现了概率论。
还陌生,讲个小故事,初二学物理,大气压强(气压)的单位就是“帕斯卡”(简称帕,缩写Pa)。
- 有个段子是讲牛顿变身帕斯卡的。
一群伟人死后在天堂里玩藏猫猫,轮到爱因斯坦抓人,他数到100睁开眼睛,看到所有人都藏起来了,只有牛顿还站在那里。
爱因斯坦走过去说:“牛顿,我抓住你了。”
牛顿说:“不,你没有抓到牛顿。”
爱因斯坦说:“你不是牛顿是谁?”
牛顿说:“你看我脚下是什么?”
爱因斯坦低头看到牛顿站在一块长宽都是一米的正方形地板砖上,不解。
牛顿说:“我脚下是一平方米的方块,我站在上面就是牛顿/平方米,所以你抓住的不是牛顿,你抓住的是帕斯卡!”
- 他还发现了“帕斯卡定理”,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千斤顶就是根据这个定理做的,没有帕斯卡,抛锚后就不好整了。
帕斯卡说:
“第二天我一醒,发现自己成名人了。”
人是不能没有信仰的
把神叫出来给我看,我就能有信仰。
- 任何信仰,无论是宗教、政治或道德上的信仰,都受到各式各样的质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信仰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年代是个问题,年龄是个问题,聪明不聪明也是个问题。所以,信仰是愚人的选择,我又不蠢,所以我不考虑这个问题。
- 信仰分很多种。视角不同,信仰不同,政治信仰,宗教信仰,民间信仰等等。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这应该是说中国人没有像西方一样的宗教信仰,可是也不对,中国也有部分民众信仰佛教,道教等等。亨利·梭罗认为:“我惯行密林溪谷路,我的上帝自然就在那翠柏深处、鸣雀口中。”
下面我想说说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或共产主义信仰的问题。
有些人喜欢攻击信仰,或展示自己很懂,可以完全掌控。
如果你想攻击一个东西,发动攻击之前总要先了解了解要攻击的目标吧。然而最可能的是,读完之后你就成了一个帕斯卡学家,成了他的追随者。所以,如果你害怕被说服了,那就算了,不要读了。
借用T.S.艾略特说蒙田的话来评价帕斯卡吧——真的,当你足够了解他,以至于可以去攻击他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他彻底俘虏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底气说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信仰马克思主义!没有必要,羞羞答答难以启齿,犹如含羞待放玫瑰。
中国共产党在摸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有失误,但这种失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误,而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失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今天,中国道路,中国自信,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等等对世界的智慧贡献,形成了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的局面。
在发展中,我们部分党员腐化,社会矛盾突出,但不影响整体有机体之健康。我们可以清之理之法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问题同时产生,我们有能力纯洁党的机体,永葆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阵地。
我知道,有人要喷我,喷吧,反正我的脸已经丑到极致了,不多一两口唾沫与痰!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既脆弱又坚强。我们需要荡涤旧芦絮,结出新芦苇。
死人抓住活人:死人的头脑抓住活人的头脑,我们不可受制于传统思维,旧发展方式制约。必须勇于迎风飘洒种子,敢于直面暴风雨!凤凰涅槃……
写在最后的话
我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我很苦恼,很多问题想说,但又说不清楚,胡诌几句,对不起帕斯卡先生了!我实在不敢对您指手画脚。
当我写完最后一个标点时,我的心情很忧伤,莫名的沉重,我不知道怎么了?可能是尿憋的……
“我是谁?”
“世界到底怎么了?”
我要去撒泡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