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_1600字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1600字

庄老先生的开篇讲的就是“逍遥游”。为什么呢?在我看来人只有首先获得自由,什么格局、境界、觉悟就都不在话下。

反之,我们很容易沦为行尸走肉。墨守成规、常规思维将永远制约着我们的心智。那么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也是一句空话。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道家说,天生我才不怕没用;佛家说,因缘和合决定成就。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是在告诉我们要学着解脱。

我特别喜欢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中有一句“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表达的不能再明确了。

“逍遥游”也是有条件的:其一主观价值观,其二打破常规思维,其三不忧。我主张没事多听听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

说个题外话,记得我上学期间有一段时间经常在镜子上或玻璃上用哈气写出“潇洒”两字,至于原因不太记得了,应该是心理反射。所以,人往往看不到你的心,但也骗不了你的心。

于丹在书中讲到生活的三重境界:物质生活主真,审美生活主美,灵魂生活主善。让我想到李卫东在《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一书中说到人类存在的意义,他说:“人类存在的基本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照料好灵魂。”

所谓照料好灵魂,就是能静下心来春花秋月,释放自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外物所役。

这里就有两个关键词淡泊和超越。其实就是留一份寂寞给自己,会看到意想不到的境界。不要只是一味的追求“有用”。眼界与实践往往是相互的。

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做自己,直白一点儿说就是讨好自己。现在很多人问什么是真实?答案其实很简单:我的生活与你无关。但要以敬畏和谦卑之心示人。

谈到生死,我非常喜欢庄子乐生而忘死的说法。生命在于过程,死亡也只是形态的转化。再有生命是奇迹,生命是宝贵的。庄子除了告诉我们“不怕死”之外,也要“不找死”。这个“不找死”不是单单指轻生,还指心死,即如同行尸走肉般的醉生梦死。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哀莫大于心死”。

再强调一下解决上述问题的秘方就是“乐生”,展开来说也就是顺应、快乐的活好当下。这不是我说的,是庄老先生说的。起先我看到这儿想着是不是得赶紧去猫两眼《娱乐至死》呀!

很赞同庄子说的“外化而内不化”,用于丹的话说是“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用我的话说是“外表活成一种佛性,内里要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跟秉持。”

庄子讲“养心”,于丹分解为:第一步,要“外天下”,把外在的一切,包括社会规则、人际关系等,都排除在你的心外,你就远离了世故,远离了很多外在能约束你的规矩法度;第二步,叫“外物”,把所有物质的东西,包括吃、穿、房子、车子从你的心里拿走;第三步,叫作“外生”,超越了生死,朴素欢喜,活在当下;第四步,叫作“无古今”,感慨感动于先秦诸子,怦然心动于诗词歌赋。就是听古人教诲,跟古人对话,我就很复古。

庄子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怎样才能有一个好心态?那就是达生,一种旷达的态度。不虚荣、不较劲、不在乎、不恐惧。

庄子最后讲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人这一辈子的六字箴言就是“不要怕,不要悔。”前提是要辨清外在的两个障碍,一是物质,二是世俗。物质往往是一种利益,可以迷惑我们的判断;而世俗往往是一种言论,一种眼光,可以扰乱我们的价值观。那如何不丧失于物质,不迷惑于世俗呢?记住这个座右铭:“一切都会过去。”

说实话于丹对庄子的解读更丰满,故事也更丰趣。虽然出现了很多的赘述和悖论,但要说明白这一套理论这也是难免的。

我在反复读各种版本的庄子,不是为了加深理解和潜移默化,而是为了忘却。因为庄子讲“朝彻”,就是把心灵腾空就有了虚灵之境。我们都知道,只有空旷的屋子才可以装下光明,才能达到虚室生白。

这个忘却可不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是留下的就留下,丢掉的就再拾。反复阅读就是这么个丢拾的过程。直到书中的思想真的能为我所用,被我消化。这样的修炼着实不易。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3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成长的滋味读后感400字

    这是一本体验成长的书,叫成长的滋味。里面有一个故事讲的不错,叫劣迹人名录。人物有:伊万诺芙娜,马斯洛夫,康德拉季耶娃,瓦西里耶芙娜,娜达沙,瓦尼卡,加尔卡,等。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觉做…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91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五百字

    【第1篇】 一颗勇敢的“心”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大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64
  • 《知青家庭》读后感心得体会

    《知青家庭》读后感心得体会 结合少年时的生活体会和服务三农的工作经历,在观看电视连续剧《知青家庭》后,我对剧情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体会,1968年年底开始,响应毛主席号召,大批知识青年…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50
  • 《撒谎》读后感500字

    我们都知道,“人无信不立”,孔圣人也告诫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我们对撒谎一般是深恶痛绝的。这篇文章会描述一件什么样的故事呢?于是,带着这份好奇,我认真地阅读了这篇微小…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64
  • 读书之《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800字

    读书之《伪装成独白的爱情》读后感800字: 老实说,这本书看得我很辛苦。看完有长舒一口气的感觉,但是回过头看,这本冗长的书里我居然划了80多道笔记。大概这也是我能坚持看完的原因吧。…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16
  • 读《汉娜的礼物》有感1000字

    这本书通过一个记录孩子从生病到去世,以及孩子去世后几年的生活,表现出一个对孩子深切的爱与关怀,也让我们看到了家庭对于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脆弱的,需要关怀鼓励的人的重要性,家庭可以支持我…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