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_800字

《中国哲学史大纲》读后感800字

看完了胡适之和冯友兰两个版本的“中国哲学简史”,两个版本看似大同小异,细细想来却也有些许不同之处:

一、侧重点不同:冯版侧重的是哲学的内容,胡版侧重的是讨论哲学的方法,所以整篇花了较大篇幅在讲如何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如何辨别古代哲学著作的真伪。

二、涵盖的内容不同:冯版涵盖的是从春秋至明清的古代哲学,因此他讲的是儒释道,分“学”与“教”进行讲;而胡版只讲春秋战国期间的古代哲学,因此他讲的是儒墨道,尤其是“墨”与“别墨”,花了大手笔进行阐述。

三、对诸子的认可度不同:由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历史悠久,所有著作均经几千年洗礼,可信度不一,因此冯版主要以《史记》和《汉书》为基准开展讨论;而胡版加入了自己的判断,认为司马迁等人以传言为史实,不可当作唯一判断标准,据他看来所谓“名家”,只是“别墨”,所谓“法家”,只是“法理学”。

四、文章结构不同:冯版是以时间为第一线条,再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诸子百家;而胡版是以诸子来分章讨论,时间线只是作为对哲学著作真伪判断的辅助。

五、认证的方法不同:冯版是先把原著摆出来,再从中分类讨论,比如墨家,分了“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关于‘辩’的讨论”等;而胡版是先提出自己的一个结论,再引用大段的原著来认证自己的观点,但前后存在矛盾之处,某些段落被重复引用,有些段落却直接被拿出来批评古人对哲学的研究不仔细,某些段落看来又存在“断章取义”之嫌。也因此,部分言论看起来颇有些张冠李戴,以《论语》讲老子、以《庄子》讲列子、以《荀子》讲墨子等等。

本书最大亮点:提出了研究古代哲学的方法论。提出哲学史的目的,哲学史料的审定、整理等。

但:本书的排版实在无法恭维,看起来费力许多,看完之后,对其认证认可度也着实不高。给不了好评了~

结论:“兼听则明”,有时候也可能是“兼听则晕”,看完一个版本真没必要看另一个版本了(毕竟还有“先入为主”的嫌疑存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3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第七条猎狗》漂流第一站分享篇

    《第七条猎狗》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作者沈石溪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向我们介绍了狼、“狈”,狗,豺的生活习性。 先说说狼和“狈”吧,沈石溪居住的村里,有一次听说有人说看见了狼和“狈”,…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02
  • 《穿风衣的猫》读后感400字

    从小到大,我看过的书可谓“数不胜数”,又感人肺腑的,有发人深省的,有令人捧腹的……其中,我最喜欢的当数“童话大王”郑渊洁叔叔写的《穿风衣的猫》的猫了。 这本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王…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96
  • 读《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有感300字

    第一缕光射到我眼里,我便被这一缕光惊醒。外面的大也开始鸣叫,一切都苏醒了。我兴致勃勃地拿起《三国演义》读起来了。  它讲了东汉末年三国的开始和结束。我读了许多篇目,但让我…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90
  • 读《海边的白蝴蝶》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5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天又读了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海边的白蝴蝶》,这篇散文的风格还是一如往常,充满着禅意与哲…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50
  • 《阿基拉的反击》读后感300字

    《阿基拉的反击》是儿童文学作家赵亚丹所写的《笔记》系列中的一本。做着的写法新颖,让读书的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探险先遣队受邀去玄玉岛做客并邀请平阳公主参加“…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87
  • 观《叶问》有感500字

    不忘国耻,发愤图强――观《叶问》有感 电影是一种文化,许多人都在看完电影后有很多的感触,也许会有一些人会因为一部电影而改变自己一生;电影也是一种娱乐,使那些心情不好的人愁云即散;电…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2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