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大全集)》读后感1800字
出了校门之后,我基本上是除了杂志之外从不读书的人,这本书是朋友推荐我看的第一本书,朋友当时的话是:多看点书把,少一些无知和懵懂,少一点盲目自大和自以为是。你目前还是一个心智很不成熟的人,与人沟通都是问题,所以告诉你:你很难做成什么事情[捂脸][捂脸]
分享部分书摘(触动我的文字):
1、豁达,是指有理智的部分超越内体的使人愉悦或痛苦的感觉。
2、镇定,就是自愿地接受共同本性分派给你的事物。
3、愿望应明白地表现为你的举止。
4、总之,一个人必须学很多东西,以便他能够对另一个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但还要记住,不要过于看重博学。
5、诚实和善良的人像一朵的郁浓的鲜花!有一种好气质是不可征服的,它就是真实。让善良、朴实、和仁慈都准确无误地在眼睛里显示。
6、痛苦的感觉是软弱的一个特征,愤怒也是软弱的一个特征。
7、不要不加考虑地做任何事情,不要没有目的。
8、记住,如果你自己认为可以自由支配那些本来就不能控制的事、或者试图把他人之事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那么,你的追求必将受挫, 你会变成一个灰心、焦虑、和挑剔的人。
9、凡事不应当即就作出反应。退出冲突现场,这样就会有更开阔的眼界,并能使自己平静下来。
10、心胸狭窄的人习惯于将自己的不平归咎于他人。
11、大谈自己则是不自重的表现。如果我们专门谈论别人,我们就会变得心胸狭窄。如果你觉察到周围的人的谈话正陷入空谈,就要尽量巧妙地使之回到建设性的话题上来。
12、发问,是理性的动力,因此你需要学习如何理性而非情绪化地提出问题。
13、理性,仍是最能使我们保持正直、诚实的一种本领。
13、如果清晰思考问题的能力受挫,你有道德的生活将会变得混沌不清。学会清晰地思考问题很重要,需要适当的训练!通过清晰地思考,我们能够恰当地引导我们的意愿,坚守真实的目标,找到我们与他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以及由此而来的义务关系。
14、人的完善是渐进的,需要有进两步退一步的努力过程。
15、知道自己的无知,愿意承认这一点,而且不会局促不安地加以辩解,这才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表现。
16、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哗众取宠。
17、智慧人生,行重于知!智慧是通过行动而非言谈得以显现的。要通过行动展示你的品格,表明你正努力使自己变得高尚。
18、说有价值的事和做有价值的事是完全不同的!!将原则付诸实践比证明原则更重要!
19、以正确的方式展示你的能力。
20、愉快地接受不可控的事情。
21、我们应该做的的是,自信又谨慎,在涉及意志可控范围之外的事物时,我们要自信;在涉及意志可控范围之内的事情,我们要谨慎。
22、爱的能力仅仅属于智慧的人!不因他人的错误而生气。
23、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和伤害到一个人的意志!
24、坦白地讲,无论你渴望拥有什么样的身外之物,一旦你过于看重他们的价值,你就会受制于他人。
25、贫穷不是寻求友谊的动因。不是友谊起因于物质利益,而是物质利益起因于友谊!友谊的另一条规则是: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分寸的善意而妨碍了朋友的大事。
26、没有比谦和和克制更值得称赞、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优良品性。
27、假如必须予以惩罚或谴责,那也不要进行侮辱。
28、当我们走红运、事事如愿以偿时,切不可忘乎所以、盛气凌人。因为成功时趾高气扬与遭厄运时的悲观丧气一样,都是一种浅薄和脆弱的表现。
29、恰当这种东西,从本质上说,它与道德上的善是不可分的,因为凡是恰当的都是有德行的。道德与恰当的区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不论什么样的恰当,只有当预先存在着道德上的正直时,它才能表现出来。
30、干什么事情,都不应该过分仓促或草率,我们也不应当去做任何我们说不出充足理由的事情,实际上,这两句话就是责任的定义。
31、过一种节俭、克己、朴素和严肃的生活是多么地正确!
32、谈话应当具有以下这些品质:应当随和,不应当有丝毫的固执己见。应当机智、风趣。谈话的人不应当阻止他人参与谈话…,谈话中如果出现跑题,就应当设法把它拉回来,但是也要适当地考虑在场者的情绪,因为我们不会对同一件事情都始终或在相同的程度上感兴趣。我们还得注意观察人们对谈话的兴趣能维持多久,正像谈话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开端一样,它也应当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33、谨慎的行为,比智慧的却不付诸行动的沉思更有价值。
34、赢得信任:要具备智慧和公正!在以上两种品质中,公正更容易赢得人们的信任。公正若无智慧,仍能有大作为,而智慧若无公正,则完全无用。
35、童年的稚弱,青年的激情,中年的稳健,老年的睿智;每个阶段的人生,都有某种自然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