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读后感_800字

《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读后感800字

好吧,翻开这本诗集之前,我不知道黑塞会画画,结果,被惊艳到了。虽然他的水粉画略显稚朴(清晰的线条,明亮的色彩,简单的构图),但是正是这些略带立体主义的后印象派田园风光和建筑画(尤其是瑞士提起诺区的意式风情)里温暖的阳光和多彩的山水,恬淡而安静,以一种“主观化了的客观”,抚慰了黑塞一颗在家庭变故和世界大战的战火中颠沛不安的心,“它(绘画)是在艺术的安慰中新的隐遁”,“战胜了残酷的现实”。绘画和诗歌、小说,无疑是黑塞灵魂的栖息地。中年移民瑞士后,黑塞喜欢隐逸的生活,这一点,倒是有些类似同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
与画相辉映的是黑塞纯真细腻、对自然和文化充满热爱的诗歌。这本诗集的时间跨度几乎是黑塞一生的写照,青年时恋眷田园山水孤独叛逆,中年后饱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转而歌颂乡愁与和平,晚年则充满对人生哲学的沉思和颖悟。生于宗教家庭,又颇受东方哲学老庄思想、佛教思想的影响,黑塞的诗风比较特别,恬淡平和,清简自然,读来总有浮生若梦之感。
应该说,翻译者欧文是尽力的,力求诗意的语言,或者说译笔很优美。译者的古典文学功底应该不错,所以用词尤其典雅别致。
但是,这种中式诗歌的翻译风格恰恰在某些时候是败笔。例如那首《死亡兄弟》,窃以为粗粝一些口语化一些的语言,反而更能表达那种入骨的忧伤。有时候感情表达得过于精致时,会有造作之虞,会削弱作品的表现力。
清末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但我觉得于文学作品而言,特别是诗歌,能真正抵达作者的内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作者之口,拟作者之手,才是最高级的翻译所力求的境界。过于精修雅致的语言有时会流于纤细单薄,黑塞是男性作者,翻译后的诗却如闺阁女子婉约之辞,似乎不太妥帖。
翻译当然可以再创作,但是这个译本创作出来的,是译者自己的诗,而不是黑塞的。有机会找原著读读,才得真滋味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4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批评的学问——《放下孩子》读后感

    批评的学问——《放下孩子》读后感: 几乎每位家长都试图(曾经或正在)在子女面前树立权威,但很多人最终威风扫地,子女不光不理解父母苦心,反而嘲笑父母的“维权”行为甚至痛恨父母。在家庭…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4
  • 青年需自强——《校友风采录》读后感800字

    青年需自强——《校友风采录》读后感800字: 最近学习了学院编撰的《校友风采录》一书,我得到了很多启发。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很多与学院和专业有关的知识,这让我对学院和专业有了系统而…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25
  •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笔记2500字

    作者:龙应台 作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

    2022年9月4日
    91
  • 《乌鸦反哺》读后感600字

    小乌鸦教育了我――《乌鸦反哺》读后感 乌鸦由于总披一身脏兮兮的黑衣,声音不仅难听,还被认为不吉利,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它,我当然也不例外。可今天,当我读了《乌鸦反哺》这篇文章后,我对乌…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14
  • 读《傻鸭子欧巴儿》有感1000字

    《傻欧巴儿》是我幼时读过的一本书,他对我幼时的影响很大,后来,它拍成了动画片,自然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只傻。今天,就与我一起走进我与这只鸭子之间的那段令人难忘的经历吧。 欧巴儿原是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36
  • 寄小读者读后感500字六年级

    在里,我读了冰心写的《寄小读者》。她的笔名取自于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寄小读者》是冰心在 1923年为《晨报》副刊“儿童世界”专栏写的一系列散文,后来汇集成为了这本书。…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