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1000字
通篇讲的一手好道理…
终于看完了。用了“终于”,没有不舍,也不会期待第四部,当然也根本没有所谓的第四部。
诚然,与七拼八凑、七零八碎、乱七八糟的绝大部分网络小说相较,本书依然是优秀的,依然是值得通读的。且如此比较,本身就是对文学的一种亵渎了。
如果说第一部是铁和血,第二部是战争与和平,第三部就是傲慢与偏见。与原著无关,仅仅是个人牵强附会使用的字面含义。
巨人的陨落,精致细腻,曾经逢人便推,逢人便夸。
世界的凛冬,有二战做衬,虽然选择性地漏掉了一些本可顺其自然记述的历史,但依然出类拔萃。
而永恒的边缘……所幸,没有将当初购买纸书的冲动付诸实施。翻译水准和大量的错误,是后期制作的问题,与原版无关,暂且不论。但其内容上,已经从前两部的讲故事,变成了讲道理,变成推销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可读性便打了折扣;过分侧重的黑人民权和东西德的结构分配,显得与前两部的旁征博引、详实厚重格格不入,于是又打了个折上折。
就算只着眼大国间博弈、冲突的焦点,不发散中东亚洲之类,也以海湾前为节点,那么阿富汗和越南战争一笔带过,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的百余万美军,反战示威与性解放运动………等等,在书中仿佛被50年代后的美国社会集体忽略了,这是否也算作者的选择性失忆呢?
矫情!看小说还非要顺便学学世界近代史。也许是前两部把自己对第三部的胃口吊得过高了,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问题。看书,总希望它能解答所有的疑惑,总希望它保持一如既往的水准,总希望它变成一面客观公正的镜子。却忽视了诸多限制因素……u can u up啊,当然这根本做不到。
如同书中写的苏联审查出版刊物一样,即使当下美国,何尝没有政治正确呢?只不过进行评判的不是政府,而是用既有观念去划框的普罗大众,是书商和销售量,这便是民主便是先进了?……批判种族歧视,正确!批判当年宿敌和loser,正确!且全无风险。所以就用一多半的篇幅来讨喜,当然无可厚非!
就像把东西贴近眼睛便看得模糊一样,历史好像也是离我们越近越看不清,太多的干扰因素,太多的投鼠忌器,太多的粉饰贴金。如此想来,写到如此深度,作者已是不易。而且,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应该是不会在“腾讯系”的平台上看到的吧,也应该是难以被公开传颂的吧…
如此,确是矫情了。如此,这便是好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