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罪者》读后感700字
黑暗究竟是什么?是痛苦完全没有了光泽。甚至当事人都被无数的疲倦所吞没,甚至因为习惯而麻木。“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如果亲戚也已歌,又何如?
这本书最为创痛的便是貌似平静的一如往常:有的人已经离休,有的人禁锢于养老院,有的人成为了普通的大学生,有的人已经习惯给老伴和女儿准备早饭,有的人重新开始找到工作甚至获得了小姑娘的好感,有的人煲得汤味道特别好,有的人天天烂醉如泥……
所谓十地修罗,可怕的并非是血海刀山,而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却视而不见,甚至每天都穿梭其间,却只是用各种的幻象去自欺欺人,去苟且偷生。而且这样做事如此“有效”。
我们其实也明白每个烂醉如泥的背后也许都有令人撕心裂肺的往事,我们也懂得在味道鲜美的家常菜背后会有无人分享的渐渐冷却。但我们更期待有些东西被时间所驯服所替代,我们躲在各自温存的生活里以为惨痛的往昔已经渐渐远去。
只是令人讽刺或者同样令人欣慰的,石沉大海都会时过境迁。只要造物弄人,被遗忘在最深处的记忆也会忽然山呼海啸的重返人间。就如从未离开过,从未湮灭过。但是,却难以拨开迷雾见月明。
正如文中所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警徽、刑法、良知、正义、记忆,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摇摇欲坠甚至已经化为乌有,却在那黑暗的尽头有了微弱的光。
虽然黑暗总会卷土重来,但光总会在苍穹破鞘而出,这样的故事总会被写出来,然后被读到。因为要有光,这也许就是黑暗永存的唯一原因。
再重复一下杜成的话吧「你们可以同情我的人之将死,我不能无视当年的蔽日遮天」。
读完不禁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