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通向白宫的最后一英里》读后感1100字
一开始以为这会是本传记类的书籍,翻开后发现全书是由金融时报的记者们撰写的希拉里和总统选举相关的文章合集。它们之间并不具备很强的系统和逻辑相关性。如果希望系统性的了解这位女性,还是去读她的自传《亲历历史》。
说实话,之前对希拉里不甚了解,仅仅知道她是前第一夫人,知道她是一位杰出的女性。对于美国总统的选举,于私是希望希拉里胜出的,因为她的女性身份。因为她让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本书《向前一步》。
据说”研究发现,比起男性,女性更适合成为领导,男性领导展现更多的是制定规则的能力,而女性领导则更具关怀能力。在工作中,女性领导更多表现出对他人感受的关心,决策之前能更充分地征集意见,更能够在沟通中建立亲密关系,更能够和他人达成共识以推进工作。“
如果你要反驳这很容易,因为只是领导力需要里面的其中一项,但是现状是,美国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女生的比例分别是57%和63%,中国本科以上的女生占到51%,而工作以后,初级岗位挤满了女性,高层岗位的女性少得可怜。董事会里有一个女性似乎成为一种惯例。很多金融机构甚至一个女性都没有。
人们对男性普遍有事业上的要求,但对于女性,连女性自身都认为嫁一个好人更重要。几乎所有的流行文化都在鼓励着这种肤浅的性别认识。
对男人来说,他们既可以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也可以拥有满意的个人生活。而对大多数女性来说,她们的假设则是想要两者兼顾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期待着你为了事业的成功付出家庭的代价。就像书中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是这样写希拉里的:”我们期望她有公开的缺陷,并表现得脆弱点,这种期望肯定高于我们对男性候选人的同样的期望。“ 以至于她曾经说:“一些人渴望看到我的真身,然后判断我是否是个正常人。”作为女性,在看到那几篇文章的时候确实觉得很心疼。
男性的成功度与受欢迎度成正比,而对女性来说则成反比。拥有领导力的女性被塑造成令人讨厌的女强人形象。书中说过希拉里的权力意志和高度专注,令男性和女性都感到讨厌。在职场,同等职位的女性需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
希拉里没有突破她面对着的”玻璃天花板“,也止步于白宫前的最后一英里,女性的身份对于她参选总统并没有一点帮助,反而让她比男性承受更多世俗价值的苛刻要求。美国的性别差距无法通过希拉里的选举成功创造历史就消失,也不会因为她的失败而严重。但她面对的也确实是现实中大多数高层女性领导们所面临的,我欣赏她的精神,那种不后退勇往直前执着主动与男性争取世界的舞台的精神。女性在职场中也应该如此,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相信你自己可以,不要被世俗的价值观绑架,不要把属于你的舞台让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