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战火》读后感1300字
了解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根源,最早就要追溯到波斯和希腊的战争。波斯人这个雅利安民族,来自山区的游牧民族,推翻冈底人和巴比伦的统治,逐渐建立了无与伦比的庞大的波斯帝国,历经居鲁士,大流士,直至薛西斯—这位英俊貌美高大而威武的万王之王,他将以吹枯拉朽的方式和世界之王的炫耀心态,对希腊这块贫瘠多山的大陆发起狂风暴雨,不计代价般的进攻。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地区,盘根着拉栖代梦人,他们就是后来的斯巴达人,他们宣称自己血液流淌着高贵,继承了战胜特洛伊夺回美丽海伦的英雄血脉,守护着阿伽门农和美人海伦的陵墓,以坚强和意志打造一个令人生畏的军事国家,吊诡的却是第一个同性恋合法化的国家。与此同时希腊的另一城邦雅典也宣称自己血统的高贵,却继承了希腊人天生的互相嫉妒和背信弃义的天性,雅典的贵族见到地位比他高的人,第一反应便是除去他,因为他们不喜欢歌颂别人,这会让人感觉被剥夺了什么,于是这个极为普通的看上去比较恶俗的希腊城邦在初期毫不起眼,经梭伦的改革,又历经几次僭主统治,却在无意中发展出了略带恶俗和喧哗的民主国家,如果说民主制的建立是一次和平的革命,那么雅典发明的陶片放逐法则被看作是一座可以砍头而不会流血的断头台,民主制活力的最大根源就是伪善,因为无人喜欢赤裸裸。这个民主国家无意中激励了后世世界在被困于中世纪黑暗年代突然警醒的人文精神,同样也激励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却在第一次波斯入侵时的马拉松战役经受了恐怖而无法预测的考验。说到这,这本书已经用一半的篇幅铺垫完毕,在薛西斯率领最庞大的万国军队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除了斯巴达和雅典整个希腊世界都已臣服于薛西斯麾下的波斯帝国,交出了土与水,至于斯巴达和雅典如何挺过这段最可怕的梦魇,至于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斯海战以及雅典人民热爱自由的渴望如何影响着时局的变化甚而对东西方文明的意义如何深远,都留待有兴趣的读者慢慢体验。本书高度赞美了雅典智慧的民主政体,正常情况,民主政体无法容忍天才,但面临危机时,雅典也不会容忍对天才的怀疑;同时经过雅典民主制度30年的实践,以及为了保卫它而和最可怕的敌人战斗的经验,雅典人民已经对自由充满了珍贵的情感,不愿用它来交换和平;也因为民主政体很好地模拟了一个成熟的人思考方式:相安无事时思考理性,危机时思维感性跳跃。本书也揭示了七宗罪之一傲慢,如果用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波斯的万王之王薛西斯,那就是盛气凌人。惊人的野心,空前的势力,伟大的舰队换来了空前的一败涂地,这也就是为什么傲慢在七宗罪排第一。斯巴达人的冷峻无与伦比的重甲步兵在波希战争中令人恐惧,温泉关战役,普拉塔亚战役,一次次地血腥击溃波斯人的精锐,都暗示了波希战争后的同雅典帝国三十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局。本书情感丰富而又饱富逻辑,内容庞杂但组织严密,精彩如同他的另一作品《卢比孔河》。纵观全书,东西方文明的第一场伟大的冲突就是波希战争,东方和西方,欧洲和亚洲之间的相互仇恨就是从一个个背信弃义的事例中发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