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李白全诗(李白最美的诗30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全(名诗词解读新解)

名诗词解读(以下内容纯本人观点请尊重原创):

清平调:唐朝大曲名,后用为词牌。相传唐开元中, 李白供翰林,时宫中牡丹盛开, 唐玄宗于月夜赏花,召杨贵妃侍酒,以金花笺赐李白 ,命进新辞《清平调》,李白醉中乃成三章。二十八字,七言绝句,平仄不拘。

《清平调词》共三首。全诗构思精巧,辞藻艳丽,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云儿想穿杨贵妃的衣裳呢?还是杨贵妃的衣裳美似云彩?是花想像杨贵妃一样的美呢?还是杨贵妃似花一样的美丽?这种意境可谓神化!

花如其人,人胜似花,这春风吹拂和玉露深浓是来自君王?还是来自人生的得意?此等花容月貌,不应在人间,应是天庭生。那天庭西王母的仙居之处,群玉山和瑶台上才可能遇见的。不是仙女又是何人?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全(名诗词解读新解)

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风华玉露的红是怎样的红?云雨中巫山的美是怎样的美?还种红还有鲜花和露水混合香,还种美也是现实与梦幻的美。如何能比,就算楚王在世也汪然。这种绝世的香,绝世的美,就算汉皇后赵飞燕见了,也得赶紧去补妆了。而“环肥燕瘦”之语就因此而生,(杨贵妃名玉环)。据说:杨贵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唱,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贵妃在宫中不检。

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引自典故“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再难得! ”这首西汉李延年的《佳人歌》。说的是汉武帝妙丽善舞的李夫人,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一阕短短的歌,居然能使雄才大略的武帝闻之而心动,立时生出一见伊人的向往之情。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全(名诗词解读新解)

而此文中的杨贵妃,却真成了唐朝灭亡的祸根。在这里就不多讲。回到正文,“两相欢”即是花衬美人之欢,也是君王与美人的相爱,那种独一无二,让全天下人为之嫉妒恨,“解释春风无限恨”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烦恼都为之消释了。而那后宫三千佳丽的嫉妒恨如何能消失?“沉香亭北倚阑干”是一种两情相悦的美好。可又何尝不是那些因君王独宠杨贵妃之时,三千佳丽“泪水不似君恩断,拭去千行更万行”的悲哀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0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钱钟书: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1、考古学提倡发掘坟墓以后,好多古代死人的朽骨和遗物都暴露了;现代文学成为专科研究以后,好多未死的作家的将朽或已朽的作品都被发掘而暴露了。 被发掘的喜悦使我们这些人忽视了被暴露的危…

    美文 2022年12月16日
    43
  • 关于形容自己傻得可爱的句子精选179条

    一)、如上所言,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以自己为出发点,将一切外在力量为自身所用,让自己去掌舵,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在改变的汪洋中漂泊! 二)、漫漫长路,一切皆如烟花陨落,生生死死的…

    美文 2023年1月15日
    49
  • 英语诗歌经典短诗(英语一分钟小故事好背超简单)

    1. A bird is choking. She fell in love with the moon. But the moon refused. 小鸟儿哽咽 只因她爱上月亮 …

    2022年7月15日
    256
  • 适合鼓励自己的正能量短句子 做喜欢的事爱想爱的人

    1. 做喜欢的事,爱想爱的人。 2.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而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3. 自嘲才是幽默,嘲笑别人是没教养。 4.&nbsp…

    美文 2022年11月10日
    48
  • 小清新个性签名

      1、安静的抽离在你的世界里,渐渐地把你搁浅   2、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3、那些陪伴着我的遥远的小星星,在一个个你美丽的谎言中显得暗淡无光   4、当年华老去…

    美文 2022年10月25日
    47
  • 分享朋友圈很不错的早安心情说说语句

      1、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

    美文 2023年2月24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