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离开高盛:华尔街的故事》读后感_2100字

《我为什么离开高盛:华尔街的故事》读后感2100字

读完这本书,心里还是很震撼的,我想从三个部分去写一下自己对这本书的感想。

首先从个人的角度。读书的过程中,对作者本人的奋斗历史还是很震撼的,不仅是个人的天分(要知道能在常青藤盟校里面上学并取得优异成绩参加高盛的面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有自身的努力(在高盛面试期间能有突出的表现而且不犯错,后面还能写出那么一针见血的时评,绝对是跟作者夜以继日的努力分不开的)。甚至说是机会机遇(作者如果选择的不是高盛,而是雷曼兄弟这样的公司,就挺不过金融危机,选择了高盛,如果及时有个好表现,成功在一次次裁员中留了下来,也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实际上,比他还要努力,但是生不逢时的被裁的人也还是有很多的,他自己就提到了一个)。都是让人羡慕的,当然,这是针对他所处的位置和所观的风景,以一个旁人片面的视角去臆想而已。

实际上呢,从作者自己描述的自己的奋斗历程中不难看出,实际上,作为一个精英,他有自己精英的烦恼,长时间的加班、家庭的责任、自己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哪怕是他过的日子在不明所以的人看来已经是云端了,他实际上是很窘迫,很局促的,会恐惧于失业、会迫从于现实的压力、会有勾心斗角、会有迷惘挣扎等,实际上,他看起来和生活在底层的我是没有很大的不同的(当然,他的收入我是望尘莫及的)。

从个人来说,我觉得作者这本书能让我们看清楚一个事实,不论你处于任何的社会阶层,我们作为人的日子是不会改变的,总是喜忧参半,高低不就的。

就像多年前一个流行的语,“抓钱了赚钱了,我该怎么样花?左手一部诺基亚,右手一部摩托罗拉……”我们都会对现实有一定的意淫,所以出现了很多陶渊明式的悠然淡漠(比如90后出家、最近流行的佛系一说)和很多的屈原式的不得志(每个感叹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人应该都能对号入座)。在此,我想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生活就是一本巨大的《围城》,不止是婚姻,所有的种种,都是进去了想出来,出来了想进去,所有的美好,不是不存在,只是不能长时间存在,毕竟当你在城门时,你是即在城里,又在城外的。

现在这个时代呢,有一种反社会的存在,我们取名为富二代,官二代等等的二代,代表就是王思聪,他们这类的人,似乎天生就不需要什么努力,便能获得我们想拥有的一切,豪车洋房,做霸道总裁迎娶各路美女,于是给很多的人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飞上枝头是可以变凤凰的,变没变凤凰我不知道,有消息的一些人摔得都比较惨。

其次,从人与人的角度去分析这本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有一个说法,是走着走着就散了,我觉得,补充完整的话,后面应该加上一句,走着走着也来了。世界总是在变化,不由自主。

作者虽然花了很少的笔墨描写他和她女朋友之间的故事,但是我想,任何到谈婚论嫁的阶段的两个人,都是付出了感情的,不然作者也不会被分手搞得生活节奏完全失调。作者说,“跟她在一起的确是很开心”,可最终并不能走到一起。朋友是如此,工作的变动,让他不得不告别那么多年奋斗的地方,连同朋友、生活习惯等。

作者用到过一个词叫自私,这是个很值得玩味的词,人和人之间,最难把握的就是这个词,这是处理所有关系最核心的地方,我想,应该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

最后,就是社会与人的关系,这也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吧。当权者和被管控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我感觉是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遮面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个女子貌美娇羞,而是因为她着实的丑,而且聪明无比,这种方式是她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迷惑你的方式。

国家,政治,社会,这些大而化的概念,在《人类简史》看来,就是一个个假想的故事的综合体,也有很多的书籍去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像《乌合之众》、《后达尔文时代》等,在这本书里,主权基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在我们公民看起来很神圣的东西,竟然也只是他们手中的玩具,是用来牟利的一种手段,我们只能祈求,掌管着我们生死的金融产品,恰好落在有点人性、道德的人手里,这样的概率,好像在飞速地降低,金融行业那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和纯粹地追逐利益的风气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那么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不是有更好地方式能够经营这一切呢?在我们抱怨之前。如果思维能够达到这各层次,你会猛然发现,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因为,你只能求着他们,他们比我们厉害,有天分,所以,我们做不了他们能做的事情,公平不就是根据你条件的优渥给予你相应的责任和权利吗?你也会猛然发现,这个世界是绝对不平等的,因为,讲公平了之后,你便没有了不承担别人要承担的义务而去享受别人该享受的权利的立场。

作者这本书里面指明了两点,一是,平等从来就是不存在的,你跟一个能看到你底牌并且能决定你拿到什么牌的人如何去赌博呢?二是,我们作为纳税人,上交给国家的钱怎么被管理,应该说是安全而且被有责任心地管理着的,实际上恰好相反,这些钱要么在被毫无意义地浪费着,要么在被别出心裁地被馋食着,我不知道那些在玩弄这些血汗钱的人心里在想着什么,从道义上,他们是被动的,但也仅仅只是在道义上,在任何其他方面,他们是完全主动的,这个道义,就是那把拿着用来遮丑的琵琶吧,一个精英层次的人完美地欺骗不那么聪明的人的方式。

关键是,记住,我们毫无办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27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审计这份工(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87)》读后感_1500字

    《审计这份工(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87)》读后感1500字 浅谈本文对我的启发: 审计的质量取决于三点,分别是态度,方法和总结。 首先是态度,态度体现在尊重二字,一是尊…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62
  •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600字

    【第1篇】 倾泻下来的阳光照耀着蔚蓝色的海面,泛发出白色的光,看着看着,心中不禁有一丝向往,想要到海底中一探究竟。然而,在这美丽的海底世界中,还隐藏着一个奇妙的故事。 法国的生物学…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85
  • 《愿望树下的呼唤》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心中的愿望树――《愿望树下的呼唤》读后感 合上书本,我轻轻地叹了口气;微微闭上双眼,任泪水肆意滑落。每读完一本好的长篇小说,我往往都要沉浸在恍惚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然而…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66
  •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书笔记2500字(2)篇

    作者:冯唐 少数人为什么能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大事?而多数人,手里一把好牌,为什么就总是出昏招,就总是打不赢?还有一部分成过事的人,暂时挫败之后、暂时成功之后,为…

    2022年9月4日
    119
  • 《绿野仙踪》读书心得体会作文400字

    《绿野仙踪》读后感 《绿野仙踪》出自享有美国儿童文学之父的弗兰克.鲍勃之手,被称为美国版西游记,这几天我有幸拜读了这本书。 书中小女孩儿多罗茜被一阵龙卷风刮到了奥芝国,为了回到,她…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277
  • 读《像你这样一个女孩》后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像你这样一个女孩》,里面的内容让我十分地感慨。   书里描写了生活在上海的两个女孩——邓先子和骆驼,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甘沉沦,奋力前…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