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插图本)》读后感800字
虽然这本书很火,但我还是要说,它并不适合做科普读物,至少对于一个物理不是很好的人来说是这样的。它在理论层面上讲的很通俗易懂,但在普众层面上有点偏理论。简单点说,它应该再删减一部分,变得更容易一些。
一般很少看科普读物,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很高深的话题,很难讲的通俗易懂。虽然霍金教授很厉害,他对物理研究做出的贡献也很杰出,但是在文章中他用大段大段论述来证明一个结论的时候,我也没办法说他讲的真好——因为太复杂了。
其实有些章节讲的很简单,举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也很有意思,比如黑洞,再比如虫洞和时间旅行。但有些章节,为了论证一个结论,来回反复推翻之前的假设,而且中间有些话翻译的很是绕口,看得有点费劲,比如时间箭头,比如宇宙的起源和命运。
简介上写,“尽管霍金教授的著述极为清晰而机智,有些读者仍然觉得难以掌握复杂的概念”,说的有些客气了。霍金教授当然讲的很清晰机智,但这是从他的角度,或者是从和他可以并肩的物理研究人员的角度,“有些读者”才代表了大众的看法。一本好的科普读物,不止是要让作者或行内人觉得简单清晰,更重要的是需要大众觉得通俗易懂,这才能起到“普及”的作用。而且图片……我能说有的图片比文字还难理解吗?
作为一名理科生,物理是我最差的学科,但其实只是相对其他科目来说,总体上也算不上差——这样一个有高中三年物理基础的我,很努力也才看懂全书的一半,不知道如果让其他毫无基础的人看,又能看懂多少?(这个问题科学迷请不要作答了,科普读物应该面向大众,而不仅仅是研究人员或者科学爱好者)
我没有说这本书不好,但是作为科普读物,它确实有点偏难。适合有点物理基础而且逻辑很好的人看,没有物理基础或者逻辑不是很清楚的人,看个大概记住结论就好,不然中间的推导过程会让人看到怀疑人生。
——2018.2.1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