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_900字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900字

坛经禅趣

中国的禅宗是有意思的,可是它之所以有意思完全是为了适应国人,佛教从印度而来,或许有禅宗的影子,但是把其发扬光大的还是从六祖慧能以后,大家才明白还居然还可以入佛。

总觉得禅宗这一教派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理念鲜明,它的口号“人人皆可成佛”让信众们觉得自己在茫茫苦海中仍有着一丝机会脱离,首先是肯定人心中的佛性,这一把火从人们心底烧起,不管信不信我,都要相信自己总没错的。

在人人都有可能成佛的前提下,就必须提出自己的方式,如何能够成佛?

五祖弘忍的两大弟子,六祖慧能,和神秀,虽然禅宗史真假难辨,但是留下的往往是适合的,顿悟和渐悟两者不仅是体系的不同,更是有禅宗理念的分歧。

从六祖以后的禅教,开始打着各种机锋,指天指地,骂佛,打人,企图让人能够如梦初醒,悟得大道,可这种方式有没有用?为什么有用?

禅宗通过各种机锋,比如骂佛不过是塑像泥胎,这时候弟子便会记得,他必然不会理解师傅好端端的骂佛干什么,不理解就会日思夜想,挑水想,砍柴想,吃饭想,这个念头在他心底扎根,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就不再是一种念头,而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长久以来思考这个答案让他特别痛苦。

或许有天,他住了一间破庙里,夜里念经时,忽然听到有什么东西倒地,睁眼一看,原来是佛像年久失修损坏了,看到这一幕,想到师傅几年前的话语,他必然大悟,这就是顿教法门。

顿教似心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不过王阳明把理念换成了孔子的儒学宗旨,所以他才会自诩为孔子门人,因为最简单的往往最有用。而渐教,“时时常拂拭,勿使染尘埃”,而理学又几分相似,朱熹说,今日明得一理,明日又驱除一个念头,所以“格物致知”,也就越来越符合天理人道了,顿渐两派争斗,和心学理学的争斗又大体一样的。

说到底是换汤不换药的,佛教作为外来教派,在中国能够延续至今,它必然会适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了解它如何适应和变化的过程,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有趣到最后也许会一不小心成了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28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爱因斯坦传(世界十大科学家丛书)》读后感_1200字

    《爱因斯坦传(世界十大科学家丛书)》读后感1200字 有关“遗憾”的笔记 ——如果马上死掉,我的遗憾会是什么呢 最近在看《爱因斯坦传》目前已经看到爱因斯坦1905年(时年26岁)提…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72
  •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在这个里我还看了《世界未解之谜》,我从小就就喜欢冒险对不解之谜更感兴趣,因为如果哪一天我用学过的知识揭开了一个不解之谜那该多有成就感啊。 第一章讲的是宇宙。浩瀚的宇宙总…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82
  • 读《春妮》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放寒假啦!妈妈给我借了几本书,我读了儿童作家沈习武著的《春妮》这本书对我感触很深。 《春妮》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生活在…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35
  •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1500字

    荒谬中的美好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想借这本书的诞生,给大家说一个小故事。据说雨果在一次造访巴黎圣母院时,偶然发现,圣母院其中一座塔楼的一个暗角墙壁上,有…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88
  •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1000字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1000字: 最近又买了好多书,《经营者养成笔记》《深呼吸》《昔日的灵魂》《冰与火》《光与影》《我的精神家园》《哲学家在干什么》,天知道为什么买这么多,又看不…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15
  • 「别再说你没时间:练好职场基本功」读书笔记2500字

    作者:高嶋美里 《别再说你没时间:练好职场基本功》这是一本实用的时间管理工具书。高尔基·达尔文说过“敢于浪费生命中任何一小时的人,尚未发现人生的价值”。而本书就是要通过14天的课程…

    2022年9月4日
    1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