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800字
鲁迅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史密斯(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中国人。”
这是在一个公众号的一写中国人自私的基因的文章里看到的,作者把江歌案和黄淑芬为代表的些许人拉出来说群体,然后引出这本书来,读到一半便看到了鲁迅先生对于此书的评价,对于此书好感倍增,便第一秒来微信读书来搜,竟然能搜到,欣喜若狂之余,打开来读。
此书和我两年多前读的柏杨《丑陋的中国》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一个是一个中国人看本国人,一个人是以一个旁观者来看看待这个群体。
记得读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的过程我是惊讶的,不,应该是震惊的,感觉从头到脚作为中国人的我差劲的一无是处,可能还到那种情况:生活中一旦有人和我不愉快我就开始怀疑自己人品一般的程度,进而问各种人:实话实说,我在做人方面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吗?各种人各种问。这可能就是怀疑自己的人生这个程度吧,而柏杨先生就给我了这样的感觉。他中批判国人的劣根性,“窝里斗”“脏乱差”,严重官僚化,最后归纳中国为“酱缸文化”。我知道作为一个民族需要自省,作为一个五千年的泱泱文明大国国民需要良好的素质,要以一个礼仪之邦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但是也没恐怖到如同书中的严重样。最后查了一哈作者的经历,一生坎坷,写此书可能会带一些愤青固有的偏见一类的东西在里面。
刚读完《中国人的气质》里的前面一小部分,觉得比较中肯,客观,逻辑严谨。我不道后面的部分会如果写,但看到目录还是挺能接受的,应该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希望我读过的书里面的东西通过加工成为我自己的东西,进而影响我的价值观判断的依据。好了该看看“务正业”的考试书了,不然毕业了了咋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