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语风中》读后感800字
宽容与悲悯是化解一切的出口,也是通往清空安宁的入口。“始于定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自我乃佛”。
——题记
《祭语风中》堪称是当代藏族文坛上难得的长篇佳作,小说的主线是西藏上世纪五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还俗僧人晋美旺扎的悲喜命运,小说的副线是藏密大师米拉日巴的一生,通过两条线的交叉延伸,呈现出藏族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救赎的艰难过程,从中你能体会到宽容、忍耐、坚定、律己带给自我的欢愉与祥和是世间最美妙的事,没有之一。
作者次仁罗布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使得枯燥的史实变得生动而真切,从拉萨叛乱、中印战争、文革、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中书中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每个人都在历史飓风的裹挟中为寻找灵魂安放之所匍匐前行着。僧人晋美旺扎迫于无奈还俗了,佛像被没收了,神明不会被没收,宽容与悲悯的心也不会被没收,这让晋美在面对生活中苦难和精神上的困扰依然从容有度。而师哥罗扎诺桑紧跟政治形势,检举曾帮助过他的瑟宕二少爷,心中没有了慈悲和感恩,最终在生死轮回中灵魂无处安放,留下悔恨和遗憾。努白苏管家以舍己报恩的方式安放灵魂;瑟宕二少爷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安放灵魂;希惟仁波齐活佛以慈爱与悲悯、苦难与救赎、自省与修持为漫漫人生路上的三盏明灯点亮了晋美旺扎 一度灰暗的心,引导晋美旺扎的灵魂安放于尘世和煦的风中。
小说结尾处主人公晋美旺扎又回到昭示神明的殿堂,他已在无常中历练了心智重建了心的宁静,这种宁静或许就是藏民族宗教信仰中最接近神性的东西了。作者次仁罗布通过书中人物的命运告诉我们:宽容与悲悯是化解一切的出口,也是通往清空安宁的入口。“始于定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自我乃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