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枭雄杜月笙》读后感_2100字

《民国枭雄杜月笙》读后感2100字

杜月笙-民国枭雄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聊到我的书评,她说每次我写的她都会看,吓了我一跳。说实在,每次的书评自我感觉都不满意,无论怎么写都写不到我的内心深处,总结原因-词不达意;每看完一本书,总想着要把所看的、所想的都表达出来,结果往往造成文章“混然天成”。

不得不说的开头

初识杜先生源于《国宝档案》中与“冬皇”孟小冬的爱情,十里洋场浪子苦苦等待“冬皇”孟小姐结婚、仳离再独居,最后终于在62岁弥留之际与孟小姐完婚。孟小姐也算是一股清流,身逢乱世,出身于梨园世家,京剧艺术造诣之高,是早年京剧优秀的女老生,人称“冬皇”,与梅先生有过四年的婚姻便告仳离,后再与杜先生在一起。孟小姐作为色艺双绝,少年成名的名伶,极其有个性,绝世独傲,深深吸引了杜先生;据说杜先生追求了孟小姐十年,十年间照顾有加,而孟小姐在杜先生生病期间悉心照顾,毫无怨言,杜孟的爱情故事很是让人动容,一度被当时上海的人们称为佳话。

值得说起的人生

杜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性人物,出身贫寒,父母早逝,很早就成了孤儿,没少受欺负,后来孤身来到上海,只为答应外婆要出人头地。他在水果店做过帮工,也从一个流氓小混混混进了十里洋场,最终成为上海青帮最大头目,厚黑教主,政治风云人物。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朝代乱世交替中闯荡江湖人的梦想。

杜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权倾一时,叱咤风云的上海滩大佬,凭借的是一股强大的一定要有成就的信念。初入黄公馆,自我乖巧、察言观色、脑筋灵活,押对宝般地懂得讨好师母林桂生,终于在智擒土贼后获得林桂生垂青,成功开始自己在十里洋场的“打拼”。成立三鑫公司投身于烟土业、结交赌界大亨严九龄成功地推开了英租界的大门;结交了许多革命党人,多次帮助他们完成革命任务、借势孙传芳在戒严的情况下运大土,督军府里智救老板,促成了一笔不错的买卖,成功地使上海滩大佬们重排顺序座次占到第一位,杜先生才真正成为了“上海第一大亨”。

杜先生拥有自家不凡的个人魅力,重情义、讲义气,善于结交人脉,从军阀政客到工商巨子,从前清遗老到文化名人,他都倾力结交。同时,他也有生意头脑,为了照顾名声将烟土换了娱乐业、攀附政要做后台成了金融大亨、纵横捭阖当上工商业巨子,他成功地将官商黑帮结合在一起,并懂得接纳新锐工人领袖,为以后扎根黄埔滩,成为一个成功的厚黑商人做了铺垫。

杜先生一掷百万金修建的杜氏祠堂轰动了整个上海滩,也算是完成了家族中的一件大事。这次开祠盛典,我们能叫的上名的民国名人都送来了牌匾和祝福,其声势之浩大、豪门之显赫,更为沪上空前绝后,为上海人津津乐道,传诵多年。由此可见,此时的杜先生在上海滩的威望之大。

杜先生也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以及人民的事情,如救助灾民、热衷慈善,居中调停、化解蒋汪特工大战,组建抗日力量、积极抗日,谈判桌上怒斥日将,坚决不下水、去香港避难,最后铁血锄奸、射杀张啸林以及耗资百万援救驻沪大员等。但在蒋介石于1927年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杜先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诱杀了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汪寿华等,致使上海总工会80万会员群龙无首,数千工人被蒋介石杀害,他和黄金荣、张啸林做了蒋的“鹰爪”,踩着尸体做了官。这一点算是杜先生人生中最大的不光彩点,也是让我气愤的地方。

总结成句的最后

杜先生的一生善养人、善用人,他一生都在结交各界人士,努力地织自己的关系网;他脑袋灵活,讲义气、重情义,懂得察言观色,懂得适时低头、必要抬头。他的一生重三面:场面、脸面、情面;他的一生挥金如土,却只留下了10万美金,还烧掉了所有的借据;他的一生没文化但却善用新派学生,重视子女的教育;他的一生过于炫彩和辉煌,让人不容忽视。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善即恶,大多数人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我们要相信人和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一样都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所以评人也要客观的看待两面性和复杂性。杜先生的一生有功有过,但不得不说读完书后对他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对他敬佩不已。就像之前曾说过的,每读一本书就是认识一个人,打开一个人的人生或者心路历程,读《我是爬行者小江》认识了江一燕,读《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认识了陈坤,读《看见》认识柴静,读《白说》认识白岩松,所以这也就是我喜欢读传记的原因,但一本好的或者说是全面的传记却又是很难遇到的。

这本书描述了杜先生的一生,从一个孤儿只身来上海滩到最后遗骨海外走完自己的一生,同时对民国时期上海滩的历史变迁及风云人物也有一定的描写。但本书有些许不足,平铺直叙,写了许多人物的名字却是“跑龙套”的命,出现太多人物的名字造成读者一度一片混乱,也有许多错别字、错章以及乱用方言,后面几章对于杜先生品质和手段(姑且说是品质和手段吧)的描述也实在过于臃肿和啰嗦,狗尾续貂,举例实在让人难以信服(反正我是这样认为的),同时缺乏杜先生在其他方面(教育子女、家庭婚姻)的描述。整体来说本书只是描述了杜先生一生中突出的几件大事,按时间说来写,若说是传记,实在是太不全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29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再读三国,另有风味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自然是家喻户晓。三年前,我便已读过一次,这一次,当我再次捧起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再醉心于惊心动魄的战役中,而是欣赏起不同的人物品行。再读三国…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91
  • 爱国主义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读《小游击队员》有感 今天,我读了《小游击队员》这本故事书,深受感动。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讲的是一个叫樟伢子的小和一位红军侦察员的感人故事。 在抗日战争年代,樟伢子的为了…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149
  • 《而立·24》读后感_500字

    《而立·24》读后感500字 我们和这个世界相撞,面对未知,面对突如其来。 接受、不理解、暴躁、懵懂、扶拗, 在春天结束的时候,慢慢打磨出一个粗浅的自己的样子。 再一次深入走进艺兴…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04
  • 《土土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今年,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叫做《土土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任溶溶老,他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大家,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精彩的儿童故事。 《土土的故事》他里面主要写的是一个叫土土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62
  • 《鹬》观后感400字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是我看了短片《鹬》中学到的道理。 《鹬》是一部简短但却富含哲理的一部短片,它说的是:一群鹬鸟生活在美丽的边,一只小鸟出现在沙滩上,它的陪伴在它的身边。因…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179
  • 观阅兵式有感500字

    【第1篇】 今天,天安门广场上洋溢着一片欢腾的红色,人人手举红色国旗,在微风的轻拂中,他们手中的小红旗迎风摇摆…… 今天,是9月3日,是胜利的日子,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 …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