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所思》读后感800字
周有光的《百岁随想》,老人长寿,活了112岁,夫人张允和活了93岁,其儿子80多岁去世,老人夜里想起来还会哭泣。
编者说:读周老的书,似乎一位睿智的长者在同你对面聊家常。“聊”过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在心智上不知不觉长进了不少。于我心有戚戚焉。
他以百岁高龄,目光如炬,视野开阔:我问侍者:英国邮轮为什么不供应英国菜呢?他说:因为法国菜比英国菜精美。择善而从,不论人我,这是大英帝国之所以能够维持三百年的道理吧。100多岁的人,每天看报纸新闻,还读英文杂志:美国和中国香港朋友每周都寄给我英文杂志。现在专业书看得少了,看历史、文化方面的书比较多,文艺书本来就很少看。
他大学时代在圣约翰大学: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开始分专业,专业可以更换。每人选两个专业,一个主专业和一个副专业。专业主要分文科理科,分得极粗。学校手册上说,大学培养完备的人格、宽广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去选择专业。这跟前苏联方式一进大学就细分专业完全不同。那时的教育比现在都先进,中国现在的大学还留有前苏联太多的影响。
书写得轻松有趣,读来常常忍俊不禁:比如他写耗子也是美食家。每一种食物有一个专用仓房,绝不相互混杂。一个仓房里储存的食物挖出来称一称有15斤之多。井井有条,干干净净,耗子洞比许多人家还整洁,使我十分惊讶。
写美国华人看亚运会节目,议论说:为什么体育发达了,而经济发达不了?他们认为,体育发达由于实行了平等竞争的“竞技精神”(sportsman ship)。只要扩大“竞技精神”,经济也同样能够蒸蒸日上。这种观点,现在看来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老人在100岁的高龄,思路清晰,眼光长远,站到了我们很多人到不的的高度,话语也很幽默,比如他写道:五四运动以后,遗憾的是,“德先生”没有拿到“签证”,无法成行。“赛先生”一个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