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火枪手(全二册)》读后感1100字
开始看《三个火枪手》的时候还觉得人物形象和情节有点幼稚,一些情节和对话过于戏剧化,再加上对书里描绘的那个时代的一些观念实在是有一些难以苟同的抗拒,于是几度差点弃坑。所幸,由于实在是喜爱阿多斯,受他的个人魅力吸引牵绊,仍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
结果看到最后米莱狄的几波狱室反杀操作,彻底给我看呆了…
情节设计、悬念铺设、高潮引爆…一切都恰到好处妙到巅毫,看似随笔而写实则精巧绝伦。并且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从中可以看到金庸古龙的小说中很多人物和桥段的出处,令我叹服不已。
据我的观察和自身的体验,被文艺所侵染荼毒的人,貌似都会对体面这件事有一种骨子里的执拗追求。尤其是在绝境之下从容自如、无欲无求的面对,体面有尊严的度过最后的时光,显得无比重要——至少比生命本身要重要得多。而对米莱狄这样的角色来说,哪怕是在绝境中的最后时刻,脑子里盘算的也一定是怎么活下去。生命比尊严重要,也比体面重要。所以文明和兽性仿佛是她的长剑和匕首,既可以挑剑远斗,也可以在需要时马上换上匕首贴身厮杀。而一个视文明高于一切的人则往往因为放弃了他的匕首,一旦被攻破防御,他的长剑就不再起作用。于是要么破绽百出格格不入的笨拙,要么放弃抗争束手就擒。因此即使是米莱狄这样的恶人,也因为她无比强大的求生欲和生命力而散发出一种极富魅力的吸引。
能自如操控这两样武器的人一定都是狠人,他们最终的结局差异大概在于他们最终选择的信仰。比如以自我生命的延续和茁壮为唯一信仰的狠人往往会成为恶人。以宗教为信仰的狠人则往往成为圣人或因过于狂热而带来灾难。而一个能被称之为伟大的人,他的信仰一定是与人类的最大幸福实现相关,并有极高的智慧分辨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类最大幸福实现的人。所以当人身处绝境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最理想的自然是有智慧洞悉一切并能根据他的理解做出应有举措的人。而庸人如我辈,在绝境之时抗争着做点什么,大概总是比坐以待毙要好的。
就像我每次被急风暴雨式的组合拳堵在绳角狂殴,抱头防御的时候,教练总会喊我走位、躲闪或者还击,可我却总是做不到。做不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方攻击过于密集猛烈,让我觉得躲闪全是徒劳,而还击更是愚蠢的负隅顽抗,既没有准头又打不出力量,只会让处境更加狼狈。但其实做点什么比什么都不做要好,攻击不会因为你的抱头等待而停止。顶住拳压挣扎着走位或者还上一两拳,虽然笨拙难看,却有可能让对方拳头落空或躲闪,从而赢得一线生机逃离。
其实,选择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绝境,和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都是一样的…
毕竟,生活就是绝境,因为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