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芳心小姐》读后感1500字
谁来救谁
寂寞芳心小姐是一家报纸的专栏,由一个无名男人专门针对读者的来信写回复。每一天,这里都会收到来自一个个绝望灵魂的哭诉,他们或者因为生来没有鼻子而倍受歧视或者年近四十岁被迫下岗或者爱情生活不如意,城市生活被孤独、疏离、绝望所包围,而寂寞芳心小姐是他们的心灵寄托和救赎之路。然而他们可曾知道,这个寂寞芳心小姐其实只是一个对生活同样感到怀疑的普通男人。他日复一日的面对同类的绝望,除了能够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安慰话以外无计可施。他企图通过宗教信仰来拯救那些绝望的人,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只是一个放弃了宗教信仰的宗教怀疑论者而已。
他的老板史莱克则是典型的上流社会的恶棍。他所关心的只是报纸的销量和人气,至于那些来信者的死活则与他无关,甚至于他可能会乐在其中,只要报纸销量稳步增长。他告诉寂寞芳心小姐:不要跟他们谈什么宗教,跟他们谈谈艺术,艺术才是生活的美,艺术可以拯救平庸的个体,如果不懂得创作那至少应该懂得欣赏。然而他不会关心来信的人是喜欢在垃圾堆里欣赏艺术还是关着门号啕大哭,只要寂寞芳心小姐通过笔杆子故弄玄虚的唬住他们就可以了。因为他的拜金生活的大厦全靠来信者的苦恼所支撑。
寂寞芳心小姐面对排山倒海的绝望和痛苦,从不安逐渐走向了麻木甚至于虚无。如果说刚执笔时他还有些许拯救者的姿态,那么到后来就演变成一种惯性机械思维下的重复。他麻木的生活变得无处安放,以至于眼睁睁地辜负了一个爱他的好女孩贝蒂,并明晃晃地与史莱克的妻子调情,最后他做了一件类似于心理医生与患者之间最不应该做的事—与来信者上床,而这个来信者只是一个当初因意外怀孕不知所措而下嫁给了一个深爱她的跛子,一个利用者,嫌恶者。她自称爱慕着寂寞芳心小姐,实际上只不过是把他当做空虚寂寞生活的排泄口而已。于是寂寞芳心小姐的麻木和虚无与跛子的妻子的空虚和寂寞完美的交织在一起,他们互相填满后又抽离,抽离后又各自绝望。
寂寞芳心小姐的人性之光还没有完全暗淡下去,这可以从他与跛子之间的相遇与对话中一探究竟。跛子因为生活的困难而写信给寂寞芳心小姐,后来因为妻子仰慕寂寞芳心张姐而特意来找他,从跛子的嘴里虽然说出来的都是生活的苦闷与无望,但是当说到妻子时他忽然像干瘪的气球被吹胀了一样飘飘然,寂寞芳心小姐被他感动了,于是答应去他家里做客。而良心发现的寂寞芳心小姐再面对跛子妻子的挑逗时只能不断的逃避,最后仓皇的从跛子家里逃走了。
寂寞芳心小姐生病了,是他的心病了。跛子的妻子彻底打垮了他,他从虚无转变成为轻飘飘的烟,他瘫软在床上被绝望啃噬着。这时候贝蒂出现了。贝蒂扮演了他的拯救者,并带着他去乡村生活了一段时间。贝蒂说:你这种病是城市病,一旦远离城市就立刻康复。贝蒂一语中的的指出了寂寞芳心小姐的问题。贝蒂活生生的生命力,乡村生活的原始性和纯朴性终于治愈了寂寞芳心小姐,甚至于唤起了他信仰宗教的力量。他决定带着对上帝的信念去治愈那些来信的绝望者。
当晚,在心潮澎湃中他带着信念和爱正计划着与贝蒂婚后的生活。此时,跛子跟他的妻子来找他。原来跛子的妻子跟跛子说寂寞芳心小姐企图强奸她,而跛子一怒之下带着枪准备干掉他。贝蒂当时正好在马路对面等着他,而他带着对一切美好生活的憧憬准备奔向她,突然间一声枪响,寂寞芳心小姐倒地死亡。他刚苏醒的信仰随他一起去了。
信仰死去再苏醒再死去。这是作者的隐喻,也是虚无主义时代的真实写照。谁来拯救谁,当信仰缺失时。此时,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不是我,那是谁。如果不自我救赎,谁能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