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淡定,便是优雅》读后感1300字
《心若淡定,便是优雅》——张其姝
这些民国女子大多是带有传奇色彩。她们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却又很近;她们的故事似乎很朦胧,但却又那么清晰真实。
五月份的时候开始看这本书,因为没有书币后来就搁下了。现在才拿起来,对于前面的一些故事,记忆已经开始模糊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与徐志摩有关的三个女人。徐志摩原配张幼仪,这个女子因为家庭的撮合,与徐结婚了,虽然在此之前两人没有什么接触,但幼仪一直都很仰慕徐的才气。但我们都知道,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并不那么美满,尤其是对于追求新思想的文人来说。婚后,幼仪尽力去扮演好一个好妻子,好媳妇的角色,但徐从来都没有正眼看过幼仪。在他的眼里,幼仪是落后的封建妇女。夫妻双方若不懂得尊敬对方,免不得最终的分别。所以,另一个或者一些女人走进徐的生活是不可避免的。以前,只觉得徐志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多情才子,看完他与幼仪之间的故事后,在他身上又多了一个标签——不负责任的丈夫与父亲。徐志摩是在幼仪怀有他们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离开了她。但幼仪也不哭闹,而选择坦然离开。不知道她当时心里有没有恨,但即便如此,她似乎比以前更加坚强。在他们的生活中,她处处隐忍,在这份感情中,她低到了尘埃里;但在她自己的生活里,她活成了一个女神,她的坚强与智慧给她以后的生活带来了阳光。甚至离婚后,她与徐的关系变好了,两人甚至成了好友。对于她来说,他是她仰慕的对象,是她的丈夫;但对于他来说,她是落后的代表,她只是个烧饭的佣人。两个人牵强的在一起,不对等的关系只会让一方变得肆无忌惮。他们只是不适合做恋人。
这段感情中,徐固然有错,但有些事情似乎是必然要发生的。很佩服幼仪的独立与坚韧,还好她最后选择了离开。也许她内心有不舍,但理智告诉她,后半生应该为自己而活。
为了爱情,放低自己的姿态,不断讨好,这样的感情本来就是不健康的。但是,有太多人就是这样,在感情中迷失自我。明明被对方伤害了一次又一次,但却又一次又一次选择原谅,但聪明的女人是懂得爱惜自己的,选择原谅是因为心中还有爱,决然离开是因为,爱你的同时,我也爱自己,如果爱你那么辛苦,我又何苦为难我自己?像张爱玲,董竹君等。
其次,就是杨绛与钱钟书先生的爱情故事。钱钟书先生评价杨绛先生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大概是一个男人对自己妻子的最大褒奖。于他而言,她不仅是他的妻子,还是他的情人与朋友。他该是有多幸运才遇到了她。于她而言,他是她的依靠,是她的灵魂伴侣,因为有他,生活才有意义。钱钟书先生是个生活小白,但杨绛先生从未抱怨过。没有谁生下来就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爱是欣赏也是改造。一方愿意包容另一方,一方愿意为另一方改变,这样的感情磨合的恰到好处,难怪在他们晚年的生活里也如初恋般甜蜜。
爱情不应是唯一的事业,学会打理自己,学会经营自己,屈迎有度,进退有尺,减少抱怨,多些积极心态和宽容理解,我们的人生和婚姻都会获得一个全新的飞跃。
好的爱情令人神往,但须知,任何好的感情都是用心经营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