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教材分析

一、《骆驼祥子》教材分析

(一)《骆驼祥子》文本分析

1.简介

《骆驼祥子》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推荐学生阅读的一本名著,该作品是老舍先生写于1936年的一部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来自旧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祥子三次买车、三次失车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纯朴善良、老实憨厚、任劳任怨、坚韧隐忍、有着美好理想的旧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通过这部作品,学生能够看到旧社会无数和祥子一样的命运悲惨的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能够产生与作者一样的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的情感共鸣,能够生发和作者一样的对社会的思考。同时,这部小说有很多精彩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有很多具有老北京地方特色的语言,还有很多简洁深刻、耐人寻味的语言。品读这些语言,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骆驼祥子》教材分析

2.主要人物形象

(1)祥子。祥子是《骆驼祥子》的主要人物,是旧社会底层贫苦劳动人民的代表,总体来看,祥子是一个勤劳、善良但缺乏觉悟的车夫形象。首先,祥子是勤劳的,他来自农村,在北平城里依靠拉车谋生,他的人生目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人力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将车拉得又稳又快,通过勤劳换取报酬,努力实现赚钱买车的人生目标。其次,祥子是善良的,祥子的善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责任心,二是同情心,三是道德意识。最后,祥子是缺乏觉悟的,他勤劳善良,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同时他也是迷茫、缺乏觉悟的,他对当时的社会形势缺乏准确的认识,完全意识不到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凭着努力是完全不可能改变他当时的状况的,在一连串的打击之后,祥子屈服了,他变得堕落、自暴自弃。

(2)虎妞。虎妞是一个功于心计但又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作为刘四爷的独女,虎妞帮着刘四爷打理家业,在打理的过程中对车夫刻薄、吝啬,有一种盛气凌人之感;虎妞长相丑陋、性格泼辣、做事雷厉风行,喜欢骂人,许多污言秽语甚至连男人都说不出口,她却说得很自然;虎妞对祥子有好感,为了达到和祥子在一起的目的,她精心设计骗局。

(3)小福子。小福子是一个善良却又可悲的人物形象。她被父亲卖给军官,在军官被调走后她第一时间回到娘家;小福子回到娘家,正是悲剧命运的开始,父亲酗酒成性并打死了母亲,两个弟弟无依无靠,家庭即将破碎的小福子被父亲卖到窑子,难以忍受屈辱的小福子选择了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4)刘四爷。刘四爷是虎妞的父亲,是祥子在车场的场主,刘四爷是一个冷酷无情、尖酸刻薄的人物形象。他的冷酷无情体现在对车夫的剥削,称呼他们为“那些臭拉车的”;体现在对同阶级的人也冷酷无情;甚至对自己的女儿,也是当做赚钱工具和免费劳动力。他的尖酸刻薄,在作品中最能体现的是办寿宴时的场景“早上八点半,先给你们办,六大碗,四个碟,一个锅子,对得起你们。都得穿大褂,谁短撅撅的进来就踢谁出,都给我滚。我好招待亲友。”

(5)曹先生。曹先生是一位平凡的教书先生,是一个亲和、民主的人物形象,被大家推崇为“圣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曹先生的存在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下少有的清流,尽管他很普通,但是他的人物光辉给身边的人带来积极影响,因此,他无愧“圣人”头衔。

3.结构

(1)小说以主人公祥子的命运为主线,在单纯、明晰的情节中,再现了广阔复杂的人生世界。祥子是唯一每章出现的,虎妞11章有事件,曹先生7章,小福子5章,其余小人物不超过3章。小说结构好比松树,祥子是树干,次要人物是树枝(负责引发更多行动和事件)。

(2)鲜明对比是小说在结构上的另一特点。祥子性格在前后的鲜明对比,突显出旧社会对善良、朴实、上进的祥子的戕害。

(3)从宏观结构来看,祥子故事、称呼、道德状况都可分为三阶段:一流洋车夫→一般车夫→完全毁灭;“祥子”→“骆驼祥子”→“骆驼”;人→半人→动物。

4.主题思想

(1)作者通过对祥子三起三落以及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描写,大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黑暗,揭示以祥子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表明在当时背景下个人奋斗不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实现理想。

(2)作者在书中展示了祥子在与现实博弈的过程中,在性格的影响下,走向自我的丧失与梦想破灭的过程。向我们揭示出生活的本来面目,每个人的奋斗都将面对环境与时代的制约、脆弱人性的威胁。在理想与现实中博弈,就是生活最大的意义。博弈自有成败,是继续追逐理想,还是屈服于现实,做出何种选择,也决定了人生命运的走向。

5.艺术特色

(1)独具特色的京味儿语言。《骆驼祥子》作为老舍京味小说的代表作,其中的京味特色体现在对“京片子”语言的调用,对于“京味文化”和“京味性格”的呈现上。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运用了大量京韵京味儿的方言,还运用了大量的儿化音措辞,使作品的语言风格准确、生动、活泼、亲切,赋予了浓厚的北京气息。

(2)细致的风土人情描写。对祥子拉车的路线和地理位置进行详细的描写,体现了上世纪20年代北平的地理风貌;在刘四爷办寿宴和祥子虎妞婚礼描写时,大量体现北平的饮食习惯、风俗习惯;写了形形色色的洋车夫,留下了关于老北京洋车夫这一行当的珍贵历史记录。

(二)教材中的《骆驼祥子》

1.内容选材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选文都是描写不同的历史时空下普通人的故事。阅读这些单篇文章,可以让学生感受人世间形形色色的“爱”,感受故事中人性的善良,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中写了民国时期北平城中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学生能够结合阅读经验,对相似人物作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关注单元中“小人物”的境遇和命运,从而触发学生的阅读思考。祥子与长妈妈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了那个时代底层社会“小人物”不幸的命运以及痛苦挣扎的境况;在将祥子与老马、老王的对比中,学生看到了他们都曾经年轻力壮、都曾经善良正直、都曾经满怀梦想希望,但因或社会、或时代、或个人际遇等,让自己的生活陷入了窘困之中。然而有所不同的是,当个人奋斗之路堵塞时,人力黄包车夫老马与祥子走向了自我毁灭之路,而蹬三轮车的老王却一直保持着善良正直、纯朴至美的品质,并以他的真诚友善面对生活。

2.阅读方法

名著导读中要求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进行阅读,这与前三个单元在单元导语中提到的阅读要求有勾连和互补之处。

第一单元要求学生“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第二单元要求“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第三单元要求“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这些阅读方法与圈点批注法形成了呼应。

学生从前三单元中学到的很多阅读方法,也能迁移到《骆驼祥子》的阅读中,对批注阅读进行补充。第一单元要求“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把握人物特征”,第二单元要求“注重涵咏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体验与想象”,这对于理解旧社会的祥子形象很有帮助。第三单元要求“注重熟读精思,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结合文本,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角度

1.人文主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2)旧社会的个人奋斗。

(3)祥子走向悲剧结局的原因。

2.语文要素

(1)用圈点批注法阅读文本。

(2)以多种方式梳理情节,多角度把握典型人物形象。

(3)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感受小说的意蕴。

(4)结合人物所处时代,调动体验与想象,把握人物特征。

(5)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小说重点。

(6)朗读、揣摩小说中京味儿的方言和儿化音措辞,品析小说中的“京味儿”

二、《骆驼祥子》教学目标

(一)阅读总目标

1.以多种方式梳理情节,多角度把握典型人物形象。

2.探究悲剧人物的悲剧成因,理解小说主题。

3.品析京味语言特点,了解老北京的人情风俗。

(二)阶段性目标

1.推进阅读阶段,通过圈点、批注、摘录等方法,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1)阅读时,需要运用圈点批注法,圈画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关联密切的语句,并及时做好批注。

(2)阅读后,整理圈画、批注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所读章节的情节。

(3)摘录描写主要人物的语句,并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主题探究阶段,抓住悲剧人物的发展变化,归纳人物群像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探寻悲剧原因。

3.拓展实践阶段,通过朗读品味、走访调查,发现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了解老北京的人情风俗。

(三)生成性目标

1.根据前三单元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在能力和方法上的不足,利用《骆驼祥子》中的相关文本内容进行训练。

2.根据学生阅读《骆驼祥子》时产生的问题和思考,抓住相关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三、《骆驼祥子》教学策略

(一)基于寒假阅读任务单的自主阅读

《骆驼祥子》导读

【任务一】看画面,猜测小说内容

请大家看下面的《骆驼祥子》的封面和插图。

图片

这些画面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个人和骆驼;一个人和一辆车;一群人、一辆车和一座城。请你根据这些画面,猜测这本书的内容。

我从图中找到的根据是: 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有:
(1)
(2)

【任务二】品书名,揣度人物形象

从封面和插图中我们能看出来祥子是一名人力车夫,但本书的书名并不是“车夫祥子”,而是“骆驼祥子”,请大家结合链接材料合理揣度一下,这是为什么?

[链接材料]

骆驼颇能忍饥耐渴,每饮足一次水,可数日不喝水,在气候恶劣、水草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仍可坚持运输。骆驼虽不善于奔跑,但其腿长,步幅大而轻快,持久力强,是荒漠半荒漠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的主要骑乘工具,发挥着其他家畜及交通工具难以替代的作用。

我从材料中发现: 我猜测以“骆驼祥子”为书名的用意是:
(1)
(2)

【任务三】识作者,了解主题思想

老舍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篇小说呢?请大家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平时阅读名著的经验,用自己的话说说老舍的写作意图。

[链接材料]

老舍是一位出身城市贫民阶层的作家,生活在城市底层中的贫苦大众是老舍最为熟悉、感情最深厚的一类人,他的写作的人物形象不是单凭灵感激发而创造出来的,他笔下的一个个城市贫民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他们都是与老舍有着一定关系的人,或者是老舍身边的亲戚朋友,或者是活跃在老北京城中的底层阶级兄弟。老舍熟悉他们,也同情他们,更愿意用文字来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阶级感情。老舍不是记述社会中个别人的生活经历,而是在展示着社会中整个贫民阶层的不幸和痛苦;他的笔触没有停留在对城市底层贫民生活面貌的展示上,而是深入挖掘他们不幸生活的根源,并提出了城市贫民摆脱悲惨命运的深刻社会课题,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共鸣。

我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是:
我之前类似的阅读经验有:
我认为老舍的写作意图是:

《骆驼祥子》推进阅读

 日期  每日阅读素材  学习任务安排
 1月25日 《骆驼祥子》第1、2、3章
 1月26日 《骆驼祥子》第4、5章
 1月27日 《骆驼祥子》第6、7章
 1月28日 《骆驼祥子》第8、9章 每天的任务为【基础性任务】和【实践性任务】 推荐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完成【拓展性任务】
 2月7日 《骆驼祥子》第10、11章
 2月8日 《骆驼祥子》第12、13章 
 2月9日 《骆驼祥子》第14、15章
 2月10日 《骆驼祥子》第16、17章
 2月11日 《骆驼祥子》第18、19章
 2月14日 《骆驼祥子》第20、21章 
 2月15日 《骆驼祥子》第22、23、24章

【基础性任务】

《骆驼祥子》以祥子遭遇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叙事线索清晰,人物形象鲜明。

1.阅读时,需要运用圈点批注法,圈画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关联密切的语句,并及时做好批注。每章批注不少于五处。

2.阅读后,整理圈画、批注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所读章节的情节。

3.摘录描写主要人物的语句,填写在下表中,并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图片

【实践性任务】以下任务可以每天任选一项完成。

1.根据所读章节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绘制与人物、情节有关的插图,并从相关章节中摘录一些与之匹配的语句,写在插图中。

2.作品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散发着的浓浓“京味儿”。挑选当天阅读中“京味儿十足”的语段,朗诵并读音。

【拓展性任务】

 日期  拓展性任务内容
1月25日 【拓展任务一】认识祥子:设计人物简介为本书刚出场时的祥子设计一张人物简介卡。内容包括姓名、年龄、出身/家庭背景、职业、健康状况、性格特点、生活规划等。
1月26日
1月27日
1月28日 【拓展任务二】走近人物起个恰当外号老舍先生在这本书的人物命名上颇下了一番工夫,比如祥子被喊作“骆驼”,虎妞是“虎”,老马小马都为“马”等等。请根据作者的逻辑和小说内容,为孙侦探选择一种动物作外号,你觉得哪种动物最合适,结合情节说说你的理由。
2月7日
2月8日
2月9日 【拓展任务三】归纳分类分析人物群像第十八章写祥子在烈日和暴风雨下拉车的艰辛。祥子等在大杂院里生活的可怜人都经受了哪些生活的“苦”?请你归纳并分类。如:大杂院人们的“生活苦”:老人们的苦、妇人的苦、姑娘的苦……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4日 【拓展任务四】好书推荐:撰写腰封文稿请根据你的阅读感悟,结合下面资料,为《骆驼祥子》设计一个腰封文稿。(200字左右)[链接材料]腰封也叫书腰,是在书籍中间地带另置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好的腰封设计精美,宣传语言精当到位,能很好地推介书籍。如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腰封文字为:《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荒岛求生的孤独之旅。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加上其真实性和不凡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赞扬本书是“一部合乎情理地解决问题和通过实践来学习的经典”。
2月15日

(二)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阅读活动

1.项目规划

第一阶段:通读作品,梳理出小说中相关情节,分条目理出。

第二阶段:结合作品中具体章节,选出自己喜欢的情节和人物,做出赏析。

第三阶段:选取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作品的主旨。

第四阶段:以主题思想为纲,以重点为线索,用编、排、演等学习任务,重构作品。

2.项目实施

专题研究,指向小说的人物、情节艺术和小说主旨,让学生全面地把握作品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如:(1)祥子的奋斗史;(2)祥子的堕落史;(3)骆驼的压倒;(4)祥子形象的意义;(5)老北京底层人物群像。

问题驱动,提供一定的阅读支架,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研究。如探究“祥子形象的意义”,过程为:(1)以“祥子”为中心,梳理出相关人物和主要的事件,绘制思维导图。(2)依据思维导图,列出与祥子命运有关的主要人物,在此基础上,汇总出“祥子悲惨命运”的主要信息。(3)依据以上信息,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总结:①祥子命运的三起三落是什么?②祥子个人奋斗的方式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③祥子的堕落是渐进的还是断崖式发生的?④祥子是否真的无路可走?⑤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项目评价,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实现名著阅读成果的最大化。

(1)注重情境,读写结合。完成《骆驼祥子》名著阅读后,可设置以下读写情境:①选取小说中祥子的主要事件,以“奋斗”或者“堕落”为主题,为祥子立传。②查阅相关资料,还原老手手稿定本,并且根据名著的内容为本名著设计腰封推荐语。③学校走廊上将要张贴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人物的推荐语。注意从人物身份、经历、性格等角度切入。④《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活并不是一种肉体上的存在,而是一种精神的救赎。请以“救赎”为话题,结合祥子的经历,写一篇读书报告。

(2)注重评价,分享成果。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及时分享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评价体系的建立。比如,对于读书报告,教师需要结合读书报告讲究“实证”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论证,做到言之有据。对于人物传记,教师需要依据传记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作品给出相应的评价。

(三)基于任务群的主题探究

1.基于小说主旨,层进性设计问题任务群

《骆驼祥子》是以冰冷的现实、沉重的话题、厚重的主题、复杂的况味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和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的,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要想较全面地把握小说思想主题、感知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等实属不易。然而,一部经典作品,它的主题思想总是多方面的,多数学者认同从“人性异化”的角度来总结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祥子原本像骆驼一样坚韧、朴实、能干,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黄包车,但经过“三起三落”后,这位来自农村的淳朴农民,在当时恶劣社会环境的压迫之下,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只知吃喝嫖赌的社会“多余人”。祥子的“异化”过程表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人性本质的关切和思考。由此看来,在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中,对这部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感悟和把握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难度不小的任务。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备课、设计问题任务群时,要紧紧围绕小说主题思想的探究来设计问题主任务和子任务群,帮助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那个人吃人的、黑暗而不公的、污浊而可怕的社会是如何吞噬勤劳善良、坚韧朴实、胸怀梦想的祥子,并让他一步步走向堕落,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境地的主题思想。

问题主任务群: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寻找到反映祥子在“三起三落”前后生活和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探求这一过程中祥子心理变化的轨迹,从而寻找到造成祥子“异化”的根本原因。由于学生对小说主题理解和把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课堂当中可以灵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之中,激起学生主动阅读整本书和积极参与到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例如,以帮助祥子整理、完善“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并完成以下几个阅读子任务。

问题子任务群一:探讨交流祥子“异化”前的情况。1.祥子要在微信中备注一下自己的基本信息,请以祥子的口吻,用文字描述祥子的相貌、喜好、性情。2.请根据作者所刻画人物形象的理解,为祥子微信好友通讯录中的人物设计昵称和头像。3.通过想象,请同学们猜想祥子最喜欢和哪些微信好友互动聊天?他们会聊些什么内容的话题?4.结合祥子每天的工作内容,请帮助祥子写一篇工作日记,题目为《最难忘的一天》,重点描写祥子的心理活动。

问题子任务群二:探讨交流祥子历经“人生三落”的“异化”过程。1.在祥子的微信通讯录中有一些人坑害、算计、伤害过他,祥子想把这些人“拉黑”,祥子会把哪些人“拉黑”,为什么?2.祥子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分别有三次发了极其夸张的痛苦的表情,祥子的这“人生三落”分别是什么?请你用笔将祥子内心的痛苦写出来。3.祥子经过“人生三落”后,他的处境如何?他的思想状况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问题子任务群三:探讨交流祥子“异化”的根本原因。1.祥子在经历“人生三落”后,再也没有更新过微信朋友圈,请问谁是真正将祥子推向自我毁灭深渊的“罪魁祸首”?2.根据祥子灵魂“异化”前后的心理变化和身体状态,请你以《谁是祥子走向自我毁灭的“罪魁祸首”》为题,撰写一份调查报告。3.假如祥子能来到今天的北京谋生,他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际遇?

作为经典作品,分析小说主题的视角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可以预先确定主题思想的目标,然后以问题主任务群和问题子任务群层层进行展开主题式探讨交流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本书阅读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在层进性的活动中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真正实现学生整本书高品质阅读水平的提升。

2.基于感知小说人物形象,多角度设计问题任务群

经典小说不论是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还是小说人物透射出来的人文精神、思想品质等,都或多或少地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想引导学生感知小说人物形象就要设置情境化的问题任务群,以此调动学生现有的阅读体验、情感积累去感知、体会小说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悲剧成因,从而真正读懂作者笔下塑造的人物,进而走进作者用文字所夯筑的精神家园,能自如地与人物进行情感的互动交流,最终实现整本书的“自由阅读”。在整本书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多角度问题任务群为支架,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祥子的人物性格特点。

问题任务群:旧社会的北平,拉黄包车是一种怎样的职业?作为破产农民,祥子被迫进入北平城谋生,他为什么首先选择了人力车夫这一职业?刚刚进入车行拉车、和虎妞结婚后、经历“人生三落”后,这三个阶段的祥子,都是分别怎样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拉黄包车这一职业的?

通过这组问题任务群的设计,教师多角度引导、帮助学生快速走进老北京人力车夫这一职业的行列中来,有益于学生走进小说《骆驼祥子》中进行沉浸式阅读,还有益于学生站在祥子的角度进行思考、权衡、选择,方便学生融情入境地与小说主人公进行情感交流和对话,促成学生深切地感知、体会特殊时代背景下社会最底层“小人物”艰辛的生活、悲惨的命运、痛苦的挣扎……由此,学生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祥子为何由先前的朴实善良、坚韧耐劳、怀揣梦想,在历经“人生三落”后,最终变成一个只知吃喝嫖赌、恰似行尸走肉的社会沉渣,也更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一切的根源都是那不公平、黑暗、反动的旧社会,那是一个“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因此,教师多角度地设计问题任务群,可以不断推动学生阅读活动向纵深发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整本书阅读活动中,真正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四)基于以写促读的教学活动

1.给章节拟写标题

小标题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突显文章中心;小标题能够彰显学生的写作个性,给人一种整齐优美的感觉。《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不同于《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章回体小说,每一个章节没有设定标题。那么,在进行《骆驼祥子》名著导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每一个章节添加小标题,以帮助学生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中心思想。

在这之前,教师可以先带着学生复习小标题拟写的方法,把握小标题拟写的要求。首先,拟写小标题要抓住每一个部分的重点;其次,拟写的小标题要在格式上尽量做到整齐;同时,拟写的小标题要注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拟写的小标题要具有典型性、新颖性。然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要求给《骆驼祥子》的每一个章节拟写小标题。

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小组交流合作,给《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24个章节拟写了24个标题:祥子提新车、祥子拉车、祥子卖骆驼、祥子得外号、祥子去杨宅生活、祥子回人和厂、祥子上曹宅、祥子短暂的好时光、祥子知虎妞的计谋、祥子在茶馆、祥子遭遇不幸、祥子遭遇后的窘迫、祥子再回人和厂、祥子参加刘四爷的生日宴、祥子与虎妞举办婚礼、祥子婚后生活、祥子知虎妞交新朋友、祥子夏日生活、祥子痛失虎妞、祥子开始新生活、祥子再一次辞工、祥子计划再次破灭、祥子知小福子的结局、祥子最后的生活。这24个小标题以祥子为主线,高度概括了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有条理地叙述了祥子的悲惨遭遇。

通过拟写小标题,学生会更清晰地把握《骆驼祥子》的故事情节,从中看到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了解到祥子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是如何一次又一次遭到无情的打击,逐步走向堕落的深渊。同时,通过拟写的小标题,学生能看到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和许多跟祥子一样的悲惨的人,把握这部作品深刻的中心思想。

2.给人物补写心理

《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比如,其中的心理描写就很精彩。例如在第一次买车后,有一段这样的心理描写:“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的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尤其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这段心理描写,一方面流露出祥子刚买到车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对拉车生活的美好憧憬,对拉车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祥子的悲惨命运,连自己的生辰都不知道,把买车日作为自己的生日,让读者对祥子心生同情、怜悯之心。

在进行《骆驼祥子》名著导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中精彩的心理描写,在小说其他的部分补写心理活动,从而加深对小说具体内容的理解。

比如,有位同学在第三章节结尾“祥子喝了一气凉水,然后拿着三十五块很亮的现洋,两个棒子面饼子,穿着将护到胸际的一件破白小褂,要一步迈到城里去”后面补写了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此时,祥子心里已经盘算着这三十五块现洋:我先要花极一小部分的钱,让自己恢复到好的状态,从这段恐怖的日子中缓过气来。然后,我要珍藏好剩下的大洋,那是我的全部希望啊!我要更加拼命地拉车,将这些钱翻倍,然后去买车。对不起啦,骆驼们,我将你们送到了屠刀下。但是,我也要活啊!”补写的这段祥子的内心独白,体现了祥子在卖掉骆驼,有了钱后的喜悦、激动,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对骆驼的愧疚又体现了祥子善良的一面。通过补写心理活动,学生对祥子的人物形象把握得更全面,对作品的艺术特色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3.给小说续写结尾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是这样结尾的:“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态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个结尾暗示了祥子的悲惨结局,揭示了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原因。

在进行《骆驼祥子》名著导读教学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为小说续写结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旨。有学生给《骆驼祥子》续写了这样一段结尾:“后来,祥子连混碗粥的劳作也懒得去应付,竟干起了偷鸡摸狗的事情。可是,笨拙的他每次干点小偷小摸的事情,总能被别人发现,往往是被打个半死,或被抓进去关上一段时间。这样的折磨让祥子逐渐消瘦下去,也染得一身的病。再后来啊,他就去穷人家的家门口乞讨,往往一整天讨不来一口粥。突然有一段时间,祥子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彻底消失了。有一天,有一个去墓地祭扫的人回来说,看到祥子倒在别人家的坟头上,彻底断了气。许是想找点祭品填饱肚子,无奈活活饿死了吧。”这段续写的结尾,交代了祥子最后由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彻底堕落了。最后祥子的死也揭示了黑暗的旧社会对贫苦百姓的迫害这一主题。

(五)基于读书分享会的交流活动

整本书阅读要为学生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中更深入地思考,对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完后,如何找准切入点,抓住经典名著的灵魂主线更好地与人交流,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如:穷途末路——《骆驼祥子》读书分享会

1.指出末路鬼

看完了老舍的《骆驼祥子》,在这本书的结尾3个字——末路鬼,好像一个大锤那样一锤一锤地锤在心中,老舍不写末路人而写末路鬼,是因为他们过的根本不是人的生活,社会把人变成鬼,根本找不到出路,慢慢地堕落,走向穷途末路,注定死亡的。

由此可引出问题。

老舍为什么不写末路人,而写末路鬼?

老舍说谁是末路鬼?仅仅是祥子吗?还有谁?

2.寻找末路事

找出了末路鬼,还要寻找末路事。老马今年五十五岁,生老病死,还说得过去,但是小福子妈妈被她的爸爸打死时是四十多岁,虎妞死的时候是三十七八岁,被老舍说是末路鬼的祥子是二十二三岁,小福子去世的时候是十九岁,老马的孙子死的时候是十二三岁,这些都是一些年龄小的,本来应该很有前途的,这样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都成了末路鬼。那么在这些末路鬼的身上发生了哪些事,导致他们一步步地走向末路?通过归纳这些末路鬼的共同特点:年轻力壮甚至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就走向穷途末路,在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分组,把对同一个人物感兴趣的学生分成一组,用A3 纸制作成卡片,附上人物的图片和简单的事的概括,跟大家交流分享。

3.构建末路网

说完了末路鬼的故事,要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构建成一个末路网,这些末路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请小组汇报人把刚才汇报时展示的卡片张贴到黑板上,祥子的放在中间,其他的放在两边,画一条线与祥子联系起来,并写上他们之间的关系:虎妞是祥子的妻子,小福子是祥子的心上人,刘四爷是祥子的岳父,老马和二强子是祥子的同行,祥子被孙侦探抢和骗。

图片

4.探析末路因

这些末路鬼,是怎样影响祥子一步一步地走向穷途末路的呢?

学生经过积极地探讨,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字词句的品位,会越来越清楚老舍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面貌,祥子、老马、二强子、小福子由于自身和社会的原因,连自己最起码的生活都已经成问题,已经失去了关爱别人的能力,更不要说奢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孙侦探、刘四爷成了摧残祥子身心的帮凶,逼着祥子走向绝路的催化剂、无形的杀手。祥子的堕落既有社会的原因:车分贵、粮食少、买卖难,人们艰苦奋斗,也很难改善生活状况。但祥子更多的是他的心态:祥子沉默寡言,他对于世间的人事表现得非常冷漠,即使社会动荡也要去拉车,他的车不可避免地被匪兵抢去;骨子里的自私、狭隘,使他开始跟别人抢生意,不听别人劝告把钱放在家里,被人骗走,他开始丧失自我;与虎妞结婚,内心极度痛苦,虎妞死后要卖车埋葬虎妞,小福子自杀后,祥子彻底放弃了自我。祥子的负面性格导致他一步步走向自我堕落与自我毁灭,最终在黑暗的现实世界中向残酷的现实妥协,陷入命运的最底层。

5.探索末路思

由祥子的时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联系自己:

(1)20世纪20年代连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都由精进向上到不甘失败然后一步步地自甘堕落,我们这个时代比起祥子的时代已经幸福多了,但是祥子身上的哪些地方放在今天的社会同样也是穷途末路的?

(2)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很幸运,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建设小康社会,我们怎么做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学生明白到自暴自弃、利己的、个人的、没有理想的、茫然的,没目标的、好吃懒做的人,这样的人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是有的,他也会走向穷途末路的。在现在社会美好的环境下,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勤劳、要有自己的梦想、向着梦想进发、有目标,向着目标去努力、要有一技之长、要大方、要懂得合作、要守信用、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和别人沟通交流的,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此时此刻送上教师的祝愿: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从祥子的身上要学会自我观照、改正自己的不足,争当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善于和他人沟通合作,把穷途末路变为康庄大道,使自己的康庄大道越走越宽,越走越广,越走越远!

学生在“穷途末路——《骆驼祥子》读书分享会”中,再一次走进书本,对《骆驼祥子》里的悲惨人物、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步步走向穷途末路的原因有了很好回顾和更深刻的认识,并走出书本,联系生活,联系社会,从实际生活出发,基于现实生活进行学习与思考,观照自我,对自身的发展获得了有益的启示,在任何时代,人都应有所希冀,有所追求,并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努力走向一条康庄大道!只有为学生创造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才更清楚地看到原来是可以这样理解的,别人是这样把书读深读透的,从而产生向别人学习的欲望,笔者要更深入地思考,产生更浓厚的读书与思考的兴趣,这对学生以后阅读书籍有很大的帮助。这样赋予学生思考与文化价值,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4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表达思念爱人的句子(表达对异地爱人的思念)

    思念一个人到极致的经典句子 (一) 你是我毛茸茸的外套,冬日温暖的怀抱,大雪里的避风港,余生要牵手的意中人。 (二) 真想一直就这样对你好,不多想,不求结果,没有目的,不问往后,就…

    2022年7月28日
    101
  • 2019高考没考好想哭的说说 高考成绩考砸心情不好的句子

    1.现在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但却是我自找的。 2.高考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证明爸妈在我身上砸的钱,不是打水漂。 3.考好了,是暑假 ; 考砸了,是青春。 4.平时考的好,高考考砸了…

    美文 2022年11月6日
    59
  • 相思在冬夜爱情诗歌

      寒冷的冬夜   静谧而深沉   此刻午夜的钟己敲响   我却辗转反侧   无法入眠   月明星稀   今夜,因为想你   这个午夜变得美丽而忧郁   望着夜空中淡远的银河   …

    美文 2022年12月15日
    32
  • 九月份最新励志经典语录

    九月你好,愿你不辜负每一个当下。整理了一些励志的句子经典语句,大家一起看看吧! 1、深秋九月,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2、有时候,生活是不公平的,但我们却没理由对此绝望。 3、人生…

    美文 2023年3月3日
    22
  • 微信字字温心的早安励志说说:与其暮年礼赞人生,不如奋斗推迟暮

    1、有些话我们说了却做不到,那是我们还年轻;有些事我们做了也没有说,那是渐渐成熟了。   2、在你渐渐迷失在你的人生道路上的时候,记得这句话:千万不要因为走得太久,而忘记…

    美文 2023年2月23日
    19
  • 银球飞舞爱情诗歌

      银球飞舞   每当兴致的步入健身房   那狂野的舞曲一次次冲击着耳膜深处   即便有身如轻燕,舞姿翩翩的少女性感的舞动将眼球填补   纵使少女千姿的展示其闭花羞月之貌,沉鱼落雁…

    美文 2022年12月15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