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读后感_2600字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读后感2600字

说不清,是为人母的焦虑,还是其他,育儿与教育类的书,几乎占了阅读书单的三分之一。

看到新书《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几乎没有犹豫。这本书,如葵花点穴手,点中了我心中“阅读”与“孩子”。

培养阅读习惯,正是自己育儿的目标之一。从一岁半开始,每晚睡前讲绘本,已经是儿子睡前仪式,不可或缺;陪伴孩子的时候,翻看两页书,希望让孩子感受到安静阅读的氛围;买书时,也更偏向经典。或许,十几,二十年后,闲暇的某个周末,儿子会从书柜中抽出一本,随便翻看,却无意间被文字吸引。也或许,他根本不会去看,而我愿意为他提供,某一天与文字相遇的机会。

想想自己,小学的时候,有一度,特别喜欢看书。现在,学习了育儿知识后,才明白,那可能就是阅读敏感期。那时候,家里没有书,借同学的书看。什么《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之类,都是那个时候借来看完的。再后来,无书可借,就在家里翻姐姐们的书看。那时,家里几乎没有任何课外书籍,能找到的,无非姐姐们的初中语文课本。就这样,整个暑假的午后,都是躺在床上,看书里的课文,看不懂,就对着后面的注释看。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看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就是在姐姐们的课本里读到的。

当那阵狂热过后,青春懵懂,迎面而来,汹涌而隐秘,大把时光被无边的神游淹没,有了朋友的陪伴,把文字的趣味丢到一边。这一蹉跎,足以让文字与青春擦肩而过。在最需要开阔视野,需要思考的年纪,目光却只囿于课本。直到后来,文字再次支撑着自己走出低谷,才体味到,文字背后的力量与趣味。

青春期的孩子,迷茫与叛逆,拒绝与父母沟通。而父母往往越是努力,越找不到与孩子沟通的出口。当时,就在想,如果儿子有阅读的兴趣,或许,我能找到与他沟通的契合点。即使,他不愿意与我沟通,他也能从文字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我的青春里,不曾有文字,没有这样的经验。现在,能做的,就是多阅读,或许,等他长大的那天,给他准备的书单才不会单薄。

图片来自网络

于是,把宋怡慧老师的《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视为其中之一,开始阅读。之前连续三天的零星阅读,才进展到第30页。今天,是妇女节,没有别的安排,决定当日看完这本书。安静下来,没有间断,没有打扰,一口气看完,不成想,自己竟好几次泪目。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作者,宋怡慧老师,曾是台湾新北市立丹凤中学图书馆主任,在职期间,积极推广阅读。从书中,能看出,宋怡慧老师通过阅读,帮助孩子解惑,走入了学生心里,成为了孩子们的朋友,让阅读,让语文,成为一件意趣盎然的事儿。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中,有故事,但不煽情,有对话,有温度,却不造作,像散文,又似一个个短篇小说,诉说青春期孩子们的无措与迷茫,也让我们看到与孩子顺畅沟通的立场。

宋老师站在学生角度,谈“关于爱情,关于沟通,关于外表,关于公平,关于计划……”,等等。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迫切寻找和关心的话题。

宋老师的文章中有大量的师生,或学生之间的对话。描写细腻,可以轻易窥视青春期孩子的敏感,和内心需要。除了每篇文章后的推荐书单,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如果,家长明白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沟通,父母就不会感到不知所措。

在与孩子们谈关于外表的问题时,宋老师让在场的孩子说出自己外表的三项优点,三项缺点。

一名瘦小、脸色苍白的男孩说:“老师,你应该找不到我在外表上的优点吧!”我认真打量着他说:“皮肤白皙,有文青气质;说话声音特别好听,让大家觉得温暖;还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从不苛责他人的温柔,这是任何外表优势都比不上的迷人特质,你的缺点就是优点太多……”

当我说完,男孩现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眼神。

从最后一句,可以看到。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迫切想要斩断与父母的联结,另一方面渴望成人世界的接纳与认同。对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在教育中极为重要,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

“很多时候,因为得失心而失常;因为运气不好而失败。但是,那个很勇敢去挑战、去奋战的自己,还是很值得鼓励的,是不是?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老师一个掌声,总是愿意接受许多挑战,不管成功或者失败,永远愿意去尝试….”

在关于温暖的文章《即使是孩子,也能付出关心》中,得知宋老师在作文比赛中失败,学生们给予老师鼓励和关心。从中,隐约看到自己青春时期的单纯与无畏。

不觉想起,高一那年,学校来了一些陕西师范大学的毕业实习生,成为我们临时老师。这些老师,比我们没大多少。他们愿意来到学生宿舍,和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聊天。这样的感觉,让大家兴奋又拘谨。因为渴望,因为其他老师不会如此,没有在平等的位置,和老师面对面交流过。

从书中,看到宋怡慧老师和学生这种朋友似的交流,不自觉地唤起了青春的记忆,提醒自己,和孩子的沟通中,可以偶尔想想年轻时的自己。或许,只有想起青春的感觉,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

看宋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也补上了自己青春时落下的“课”。

“你觉得这本书说的话有道理吗?恋爱,不是计较谁爱你比较多,而是谁能让你做自己笔记多。”女孩随意念出内容,男孩也开始思索女孩话语中的玄机。

关于爱情,宋老师同样也推荐书给孩子们阅读,从中寻找答案。而这,也让我思考良多。或许,不只是恋爱,这世间所有的“爱”都是如此,恋爱中的,婚姻中的,父母孩子间亲情的。如果,我敢于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爱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感受到自在的感觉是家人的包容,或许,就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宋怡慧老师推荐给孩子东野圭吾的小说,让孩子领会,理解关怀比公平更重要,体谅相信比争取利益更可贵。

这些,或许我们这样的成人都没有领悟。现在看到,领悟到,也有这个年纪独特的理解。从中,看到了婚姻,这种社会关系中,太追求公平,反而远离了幸福,彼此需要的,无非也就是理解关怀,无非是体谅相信。

宋怡慧老师给高中生写的文章里说:有人说,现在的文盲,不是看不懂字句,而是不愿意学习,不愿意阅读的人。若你想保持与世界接轨的能力与旺盛的学习动机,阅读是最好的途径。

现在,我没有工作,但仍有对世界的好奇,有教育孩子成长的责任,所以,不能拒绝阅读。而这本《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会一直保存下去。十年后,会再看看,看看孩子的需要,看看自己除了言传身教之外,怎样才能以朋友的身份与他聊聊天,聊聊那些书里的内容与自己的想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59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对立的天才:内向者与外向者如何优势互补》读后感_1700字

    《对立的天才:内向者与外向者如何优势互补》读后感1700字 对立的天才:内向者与外向者如何优势互补 珍妮弗·B.康维勒 11个想法 ◆ 引言 >> 五步法则中的每个要素…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68
  • 《女人明白要趁早之米字路口问答》读后感_1000字

    《女人明白要趁早之米字路口问答》读后感1000字 该书很像一位传道授业解惑者通过问答的方式在写自己的自传,传递自己的思想认知与观点。 很真实的经历总结出经验,可能很多人仿佛在她身上…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69
  • 昆虫记读书笔记600字

    在多姿多彩的中,隐藏着许多神秘而又鲜为人知的秘密,它们渺小而奇特,而且给抹上了一笔绚丽的色彩,在《昆虫记》的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笔下展示得淋漓尽致,使人身临其境。当我读…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94
  • 读《侦察鬼》有感300字

    《侦察鬼》是13个小故事组成的。这本书留给我的感觉,那就是流连忘返,风趣幽默。你听了听我的感觉和这令人好奇的书名,是不是不由自主地就想了解其中几篇故事的主要内容呢!那好,那我就“牺…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78
  • 读《野天鹅》有感20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叫《野天鹅》,讲的是艾丽莎为了把变回原来的样子,自己忍痛把荨麻做成衣服,在她死之前,也没有放弃工作的事情。 读完故事后,我想想艾丽莎的顽强精神,又想想自己,实…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77
  • 《奶奶也是小太阳》读后感200字

    《也是小太阳》读后感 我今天看了《奶奶也是小太阳》这小故事。咪咪的在她小的时候就在国外,咪咪就一直在奶奶家。奶奶对她很好,奶奶帮她穿衣、梳小辫,每顿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爷爷赔她看…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