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全传》读后感700字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爱尔兰传教士濮兰德写的,这部分有些地方美化了李鸿章,慈禧,清政府以及外国列强,但总体还是相对客观;另一部分是梁启超写的,这部分记载了很多当时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的原文,读来很是让人震惊,最后总结部分我觉得写的挺好,拿李鸿章与历史上的人物做对比,也引用了外国人对李鸿章的看法,比较能全面地展示李鸿章这个人。
其实,李鸿章只是当时时代的产物,他确实如书中所说,不是真正的人才,也称不上英雄,但在当时的清政府,确实找不到一个像他一样,或者比他还好的人。他的一生是先光后暗,前半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发展中国,达到人生巅峰;后半生则在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中饱受世人谩骂,并最终暗淡长逝。但其实,在当时面对衰败的清政府,无论是谁,处于当时他那种位置的话,最终也都是得那样做,也都是得被世人唾弃,所以不可将这些罪责全都怪罪于李鸿章身上。也曾想过他是否能不做清政府的遮羞布,去革命,去改朝换代,但觉得也不可能,一来受他当时的环境所影响,二来受他一直的儒家思想所影响,而且革命的代价也太高,处于他当时那个位置也确实没法去做。他也只能尽自己之力,去维稳清廷,去减少国家所受的耻辱而已。他终究只是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的产物。
了解一段历史,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我觉得不应该从是非对错这个角度去看待,而应该基于当时的利害得失去看待,这样才更能理解当时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子发生,才更能理解当时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