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读后感_1100字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读后感1100字

主要讲述了商业交易活动中三类人:
一、获取者(taker)
获取者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他们喜欢得到比自己所付出的更多的东西。他们让交互的天平向自己这一端倾斜,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利益之上。获取者相信世界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竞技场。他们认为,为了获得成功,必须比别人做得更好。为了证明他们的能力,他们推销自己,并确保自己的努力获得足够的认可。一般的获取者并不残忍,也不会做背后捅刀子的事,他们只是小心翼翼,自我保护。
如果你是一个获取者,你会有策略地帮助他人,让自己的收益超过自己所付出的成本。
与获取者打交道时,付出行为特别有风险。
大多数人都是互利者: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公正、平等和互惠。如果获取者违背了这些原则,他们关系网络中的互利者信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于是会寻求报复。
在关系网络中,研究发现,人们如果被获取者伤害,会通过分享声望信息的方式惩罚他们。“流言代表了一种广泛存在的、高效的、低成本的惩罚。
二、 付出者(giver)
一个付出者,你对于成本–收益的分析会有所不同:只要别人的收益超过自己所付出的成本,你就愿意帮忙。此外,你甚至可能根本不考虑成本,不计回报地帮助他人。如果你在工作中是一名付出者,你会慷慨地分享你的时间、经历、知识、技能、想法和关系,让别人尽可能多地从中受益。
研究表明,付出者在成功的阶梯上处于底端和顶端。
付出者的成功会扩散到别人身上,达到多赢目的。付出者成功会产生一处涟漪效应,让步他们身边的人更容易成功。
三、互利者
基于公平的原则行事: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也寻求回报,以此来保护自己。如果你是一个互利者,你会信奉等价交换,你的人际关系充斥着公平的交易。
大多数人都是互利者: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公正、平等和互惠。
互惠是一条强大的规则,但它也有两个缺陷,这些缺陷让我们许多人在构建关系网络时变得小心翼翼。第一个缺陷是,那些接受帮助的人,经常会觉得自己被人操纵了。
影响。互利者的关系网络规模通常比较小,不仅小于付出者——他们希望主动帮助更多的人,也小于获取者——他们经常发现自己不得不拓展关系网络,以弥补之前在交易中损失的关系。
付出、获取还有互利,是社会互动的三种基本风格,但它们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你可能会发现,在不同的工作和关系角色中,你会从一种交往风格切换到另一种。你可能在协商工资时是一个获取者,在指导后辈时是一个付出者,在与同事分享经验时则是一个互利者;这种转变并不奇怪。但有研究显示,在工作中,大多数人会形成一种主要的交互风格,这代表了他们在大部分时候,和大多数人是如何打交道的。与努力、才华和运气一样,这种风格对于我们的成功至关重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60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800字

    我在这个月里看了《天蓝色的彼岸》,这本书卖了3000000册,这一点就表示它很吸引人,肯定有它的感人之处,独特之处,所以我也很好奇,想看看它到底怎么样的引人喜欢。 我第一眼看到书面…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79
  • 读《春宴》有感1500字

    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春宴》,这速度与从前大相径庭。初中年代我可以用一个月时间读完完整三国,每天自我规定的页数,于此,日复一日坚持,才做到在这躁动的生活中保持一颗阅读的心。 只是而…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17
  •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读后感_900字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读后感900字 我们都是善良的人,善良到前一秒和她红着脖子吵完,下一秒就可以忘掉所有的争吵,只想静静地陪着她守着她。可是或许这种善良也是有保质期的,随…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34
  • 《资治通鉴》读后感800字

    当我拿到《资治通鉴》这本书时,我仿佛看见,历史向我打开了一扇金光闪闪而厚重的大门。 《资治通鉴》问世于北宋年间,是由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我从小只知道“司马光砸缸”的…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76
  •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000字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000字: 看到156和157页又卡壳了,两页反复不止20次,才有了一点自己能自圆其说的理解。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来描绘他心理上的艺术审美的欲望,以及更进一步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4
  •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读后感400字

    《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读后感400字: 昨天半天就把《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读完了,只读了一遍,也没人解读,读序言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思考的答案给读完了。没有养成最后读序言的习惯,总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1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