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约会》读后感_2300字

《死亡约会》读后感2300字

《死亡约会》是继《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之后,阅读阿加莎的第三本小说。

如果说《无人生还》描绘的是绝境下面对死亡的人性爆发和对律法无为致使罪恶脱逃的控诉,《东方快车谋杀案》讲述了道德人性超越法律对罪恶的制裁,《死亡约会》则是将生命与价值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量。

对于这三本小说,我都很喜欢,尤其是阿加莎同样的Happy Ending让我感受到了和阅读东野圭吾小说的区别体验(看东野的书,很深沉,心太累),阿加莎的书,起码这几本的结局都很不错。

↓FBI WARNING以下内容部分剧透↓

本书主要参与角色13人,博因顿家族6人(博因顿老夫人,大儿子雷诺克斯·博因顿,大儿媳娜丁·博因顿,二儿子,雷蒙德·博因顿,大女儿卡罗尔·博因顿,小女儿吉内芙拉·博因顿),其他相关人员5人(杰拉德医生,医学学士莎拉·金,韦斯特霍姆爵士夫人,安贝尔·皮尔斯小姐,杰弗逊·柯普),旁观者2人(赫尔克里·波洛,卡伯里上校)。

      多么可怕的一个女人!苍老,浮肿,傲慢,无可撼动地坐在他们中间——如同一只扭曲盘踞在蜘蛛网中心的老蜘蛛。

莎拉·金对博因顿老夫人的描述,在我在脑海中描绘了一幅画:阴沉诡异的紫色背景下,一张惨白色的大网占据了整个画面,一只臃肿、肥硕、表皮满是褶皱的巨蛛挂在蛛网中心,蛛身人面,头颅是一副浮肿的老夫人模样,只是八只眼睛透着恶毒让人觉得恐怖,生动的几乎将要跃出画框;下方角落处悬挂着的是几个蛛丝捆绑成的茧状物,露出几张年轻面孔,有的麻木呆滞、有的愤怒挣扎、有的紧张颤抖……

博因顿老夫人年轻时是监狱看守,她并不是因为自己是个看守而爱上独裁。或许应该说,正是因为喜欢做暴君,她才会选择做监狱看守这份工作。在嫁给典狱长成为3个孩子的继母直至典狱长去世之后,博因顿老夫人喜欢将孩子们笼罩在自己的阴影之下,控制他们的身心,玩弄他们的情感,她掌控他们的财政、爱好、甚至是婚姻。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具备基本的社交技能。合作精神更是完全没有!他们可以说是非常团结的一家人,但真的是互相束缚、捆绑在一起。

博因顿一家人的出游就像一场驯兽师和野兽的表演,驯兽师享受着收放野兽脖颈上的缰绳,欣赏着野兽获取自由的渴望和绝望,偶尔挥响的皮鞭对野兽的惊吓更是让她觉得满足。唯一让她觉得心生不满的是那头外来的母兽,原本为了磨平野兽本性的温驯母兽,竟然屡屡挑战她的威严。怎么来摆脱她呢?

        单纯的恶毒产虐就能让某些人非常快活。如果深究,其中蕴含着更根深蒂固的东西。那就是要他人承认自己价值的强烈而可怜的欲望。如果这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它就会转向别的法子——由此便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变态行径。残虐的习性,正如其他习性一样,可以滋生、增长,控制住一个人。

是的,创造外遇的机会,为自己的儿媳创造外遇的机会。作为一个渴望权利、彰显权威的女人,她没有得到巨大的权利!在广大的范围内,她既没有被憎恨,也没有被惧怕。她只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家庭里的小小暴君。她需要出游,到一个陌生而广阔的天地,她企图动摇自己的地位,来获取更多的游戏快感。从后文来看,她得到了这个机会,也为此付出了生命。

对于博因顿一家人来说,在暴君老夫人的独裁统治下,死亡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许,死亡,可以充实更多人的生命。被压迫的孩子们意图反抗,用母亲的死亡换取自由的生命,很合理,也很冷酷。当然,阿加莎的小说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信息的不对等,你也基本猜不到……自己看小说去吧~

看小说时,我的内心时常会想到老夫人死去的好处,但反应过来,觉得用一个人的善与恶作为价值体现,用一条或多条生命来比较价值,这样好吗?难道就像杰拉德医生说的那样“如果一个人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死,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方便的理由”?

有这么一个话题:

如果你是一位铁道换道员,

火车将要开来时,

一边的铁路有5个小孩在玩耍,

另外一边有一段废弃的轨道,

有1个小孩在玩耍,

这时你无法警告他们离开,只可以控制火车的轨道,

你如何选择?

PS:

韦斯特霍姆爵士夫人:

一位强势的官僚女性,女权主义者,对待事情和人都比较苛刻,拥有强烈的掌控欲望。无论是对丈夫的辖制、旅行社的苛责、对皮尔斯小姐的强势,都表现出强烈的统治欲望,俨然另一位暴君。结合真相,瞬间想起了剪尾巴的猴子的故事……

皮尔斯小姐:

皮尔斯小姐是一位唯唯诺诺的女性,她没有主见,喜欢听从强势者的想法。她从孩童时就从来都不站在高的地方往下看,再加上她的性格分析,在孩童时她也是被人掌控的那种人。

杰弗逊·柯普:

好人一个,为人光明磊落,情感真挚。当然,用现在的话也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备胎及接盘侠。

杰拉德医生:

一位对世事观察透彻的人,他的话语往往戳中人心,也很有意思,部分内容附在下面:

         如果一个人看到不公正的事情,他是不是应该竭尽全力去把这件事处理妥当?一个人的干涉或许是为了做好事——但这可能造成无法预计的伤害!这种事没法确立一个标准,然后一概而论的。

        一个人加入四岁的时候爱上清洁女工,那么他三十八岁的时候回当上坎特伯雷大主教。

       单纯的恶毒产虐就能让某些人非常快活。如果深究,其中蕴含着更根深蒂固的东西。那就是要他人承认自己价值的强烈而可怜的欲望。如果这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它就会转向别的法子——由此便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变态行径。残虐的习性,正如其他习性一样,可以滋生、增长,控制住一个人。

        因此我转身,看着白日之下的那些做定的压迫。被压迫的人群那里传来啜泣呻吟,毫无慰藉;压迫他们的人手握重权,无人敢挺身而出。我赞扬已死的人,而不愿奉承那些仍执著生存的人。哦。从未生存于世的人远远要比已死或者活着的人好得多;因为他们从来不曾知晓,这世上存在的活生生的罪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60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做一个自信的自己——读《刘备三顾茅庐》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公元207年的三国时期,刘备的谋士徐庶之母被曹操抓走,徐庶不得不接受曹操的要求,去曹营为曹操效命。临走前,徐庶为…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4
  • 卜卜猫读后感800字

    有一个男孩子叫卜卜,他讨厌上学和写作业,羡慕老一白(猫)的生活,便想和好米高、汪多加一起变成猫。于是,他们去超市买猫粮猫饼干吃,晚上不睡觉想练出猫的眼睛,跟着老一白学打猫喷嚏。后来…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427
  • 不只是乡愁

    说到余光中,多数人想到的是他那首小诗《乡愁》和他被冠以“乡愁诗人”的称号,与他被乡愁紧紧围绕矍铄老人的形象,但读了这本《余光中经典作品》,我对这位老人的形象才逐渐丰满起来。 读余光…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72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1500字

    峥嵘岁月知荣耻,铭记历史看未来 战国策中有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确,在当今时代,看似风平浪静,实则风云  诡橘。我们应该由古知今,更应鉴往事,知来者。从而致使让过去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162
  • 《掌控习惯》读后感400字

    《掌控习惯》读后感400字! “你要在当下为良好习惯付出代价,在将来为坏习惯付出代价”,这是此书里面给我启发很大的一句话。大部分人都想养成阅读、健身、早起、健康饮食等好习惯,但在实…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85
  •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400字

    格林童话中有这么一篇故事,叫《勇敢的小裁缝》。刚开始,我并不了解到底什么是裁缝,当读完这篇故事后,这才让我深步了解裁缝的故事。 文中说:有一个小裁缝,可以说他还没有指头盖大,有一次…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