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读后感900字
这本书是对变态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的简单科普读物,封面和书名搞得很可怕一样,然而内容并不怎么干货。就是依次罗列出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相关内容,并配有相关的实例来帮助读者理解。
- 精神分裂
- 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的区别)
- 疑病症(一直怀疑自己有某种病)
- 心理疾病可能导致身体疾病——心身障碍(心脏病、癌症、头疼、胃病等等)
- 暴食症 和 厌食症(女性患病大于男性)
- 恋物癖、恋兽癖、恋尸癖 、性施虐、受虐(SM)
- 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 儿童相关:多动症、性别认同、品行障碍、学习障碍、儿童抑郁症、自闭症等等
———我是分割线———
1. 记得自己学心理学课程的时候(虽然没怎么听),老师说现在的心理学研究还不成熟,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学科。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这本书里面很多关于【病因】的描述都很含糊不清:要么说未知可能、或与遗传有关、可能与小时候的教育环境有关。并且治疗的效果也差异很大。
2. 精神上面的疾病很多都是(自闭症不是)由于基因遗传,或者说,很大概率和遗传相关。瞎子瘸子的儿女肯定不是瞎子瘸子,然而遗传带给人的东西是不可以被改变的,而某些类型的罪犯的后代的犯罪率大于普通人的犯罪率一类,这一点很可悲。
3. 儿童时期的环境和思想对一个人以后的思考和心理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每种心理上面的疾病,几乎都和儿童时期某种东西的缺乏和过剩有关,并且在成人时期无限放大。所以儿童时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就像从某一点发出的散射射线一样,越靠近发光点表现的越相似,但是随着越走越远,彼此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4. 反社会型人格的这一点很值得深思:
他不算是个好人,也不是个十足的坏人,毕竟他没有触犯法律也没有证据证明他对其他人造成过严重的伤害。但是他是一个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了,而且,从小到大都是。
5. 为增加趣味性和易读性,实际上绝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叙述例子。
6. 排版不敢恭维,除了章的名称之外,内容不分小结,整个下来线条不清晰。并且部分内容有的地方前后有矛盾。
7. 注意书的性质是: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