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杀简史》读后感_3500字

《七杀简史》读后感3500字

你以为是主角的人,他们最终都死了,活人在那儿听别人说或自己说个没完一直到死才停止,早就死了的人却像一位智者一样补充他们没有说到的。

最初读这本书就是因为看了封面上的一句话:人也许不认识人,但灵魂认识灵魂。刚翻开内容的第一页便看见一句牙买加谚语:就算不怎么样,也差不多就是怎样。这便是我开始读这本书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两句话。一年半以前,我读完这本书的三分之一,虽然这本书有些难度,总是理不清突然出现的这位口述者,但还是坚持下来了,真正让我放弃阅读的原因恐怕是一些我主观上认为的不合理。

《七杀简史》顾名思义就是讲七个杀手刺杀歌手的故事,但是这样的情景却早早出现了,故而我认为接下来的故事便没有那么有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故事开篇的那个人死了,这对于我的阅历来说,明显接受不了。故而,放弃。

至于为什么重拾起这本书,恐怕是自己受到了打击,因为我读了,不,我依旧只读了以下部分《尤利西斯》。操,这本书才是真的难度,说《七杀简史》难读懂的人不妨见识一下什么叫天马行空。

重读这本书之前,我做了一些预习。我先查了牙买加的历史,至少知道了劳动党和民族党两个党派,然后搜索了歌手(Bob Marley),顺便知道了雷鬼音乐,也听了他的代表作。说实话,不喜欢听。但是,看到歌手不断地为和平而努力的时候,看到一个国家把他的生日定位节日,便心生敬畏。的确,也许可以这么说:因为Bob Marley,才知道了牙买加这个国家,当然,现在也有一个叫博尔特的运动员。

我想说,即使我已读过三分之一的内容,但重读的时候依旧感觉很新颖。故事是从一个贫民窟一个小子开始的。以下内容涉及暴力,不喜勿喷。

砰砰

贫民窟里有一种孩子每天都要奔向大海,只为了一头扎进某个地方然后忘记一切。

你藏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看见你的妓女妈妈买了新衣服,看你爸爸把你妈打走了,又看见你的妓女妈妈领着枪手来你家。你爸迫不得已舔枪手的鸡巴,舔的很舒服,但被杀了,你妈笑,然后你妈被杀,你成了马仔。你的名字起得很随意,也很喜感,砰砰。你尝试着去杀人,然后你这个贫民窟的孩子可以把别人的内裤扒下来穿到自己身上,然后你也学会了开枪,但你也只不过是个马仔,生于贫民窟。你即将跟着你的老大去刺杀歌手,你吸了海洛因,脑袋中出现了各种幻觉,脑袋里想着不停地操操操操操,就像重金属的声音不断地敲击着你的脑壳,让你不断地想操操操操操。你开枪的时候也不断想着操操操操操,然后你被自己的老大杀人灭口,你的故事完了,还没你爸活的好,至少你爸在你心里的形象还不错。

你的故事不应该结束那么早,至少开篇的那个故事我觉得很带劲,然而你甚至没能像你爸操你老妈,也没能像你爸那样舔别人的鸡巴,你只是接着海洛因的作用,让自己有着想不停地操操操操操的冲动罢了。人们喜欢重金属的音乐,因为那种刺激能把你遁入某种新鲜节奏,一旦平静下来,剩下的只不过是失落罢了。

罗爸爸

我女人像蹬腿驴子似的打鼾,不过你慢慢地会喜欢上永不改变的少数几样东西。

作为一个唐(黑帮老大),一个像是饱经风霜的老大,他渴望着和平,也许是经历让他渴望和平,也许是他人的尊敬和爱戴让他渴望和平,然而贫民窟里没有和平,这个国家掌权的人也不想要和平,因为和平是没有野心,没有野心的人不适合做老大。然而,你是影视中常见的那个受人尊敬的老大,你是一个正义的角色,但你只用你自己的方式维护正义。你不是一个好的老大,但也许是个好人。

可是啊,你被几个傻逼警察放倒了,就像电影中黑帮偷袭一样简单地死去实在是不符合你的身份,你还是死了,你终于可以住嘴不再说你口中的和平了。你的死,还是给了我失落感,就像砰砰死的时候一样,我依托着一个主角为我串起一条主线,可是这条线再一次断掉了。

哭包

******

写到这里,我确实已经有些反胃了,但是写要比读难得多。我以为这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至少你没有被老大杀死,而且你的枪法很准。你喜欢看几本书,可你只看了那么几本书,归结起来,你只不过是个吸快客的屁眼人。

有人说,你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呆在监狱的那几年,就像你老大说过的一句话:你的坏时光也是某人的好时光。你说,监狱里用屁眼运送各种东西,各种监狱里能偷偷用到的东西,你确定那很爽,你可能喜欢操女人,但你更喜欢被操屁眼,也不会在乎你抱起双腿后面前是一根白鸡巴还是一根黑鸡巴。你喜欢润滑剂,你不喜欢口水,可你舔的时候也在舔自己的口水。你读过几本书,戴个眼镜像个感性的人,然而你不是,并不是喜欢哭的人都很感性。你只不过是喜欢被操屁眼的感觉,你也喜欢快客带来的快感,于是你被注射致死。

乔西

就算不怎么样,也差不多就是怎样。

你曾经是二把手,罗爸爸管不了你,你越过罗爸爸做你想做的事,你最终成为了老大。你说,只有我能杀死你的力量才能阻挡你能杀死我的力量。你生在贫民窟,但你能看到贫民窟以外的事物,所以你活的比别人长,你过得比别人好,你受关注的程度才越来越高。

脑中响起了快速的音乐节奏。

画面变得眩晕,就想读者嗑药了一样。

你领着即将要被你灭口的人,冲进歌手家,你没有射中歌手的心脏,因为你不想杀他。你只是,不想要和平而已,事实证明你是对的。

脑中响起了快速的音乐节奏。

你疯狂杀戮。

你心情不爽,你打开一扇门,打死一个男人,你打开一扇门,打死一个拉屎的男人,你打开一扇门,打死祈祷的男人,你打开一扇门,打死被吸鸡巴的男人,你又打死一个冲过来的男人,你又打死一个拿着酒瓶的男人,你打死一个突然冒出来的男人,你打中耳朵,你打中肩膀,你打中后脑勺。你打中后背,你打中脖子,你轰掉头盖骨,你杀死孕妇。你喜欢杀孕妇。

妮娜

我的十年级老师曾经说过,知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决定了你在生活中能打开什么样的门。

这是一个没有死的女人,在牙买加你和歌手睡过,被逐出家门,跟美国人交往只为了去美国,去美国从不看报纸、新闻,你当护理师,又成为一名护士。你没法在美国过得很好,但只有在美国才让你不至于恐惧。

你知道乔西死了,你要回家了,那个叫做牙买加的国家。

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能参与到黑帮中的人其实很少的,能参与政治并决定国家走向的人更少,他们的决定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对于政治家们来说,所谓命运,不过是一个个像你这样没有能力反抗却不得不逃避的人。你知道,牙买加是你的家。

詹宁斯爵士

你讲希望和梦想赋予人格,投射在一个人身上,结果就会这样。他最终成为的只是一种叙事方式。

你,是一个死人,一个不会住嘴的死人。你看见空气中吹来新的风,新的风却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变化。即便这样,空气中还是不断吹来新的风,过往于往事。

耳边响起了重金属的音乐,眩晕。

读这本书,就像不断在听重金属的音乐,眩晕。开枪是需要音乐的,那样会显得更加暴力与流畅;操逼也是需要音乐的,就像九首歌那样,是一种陶醉的感觉;疼痛更是需要节奏的,因为节奏可以忘记疼痛。书中出现的每一首歌,我都没听过,但那就是历史了,即便有的人死了,他们会变成一种叙事方式让人们知晓。

和平在那个时候是不存在的,即便现在也是一样,但得有人为之努力,如果不作出什么来,改变就不会来的突然。

空气里不断吹来新的风,旧的人遇见新的事,好货坏都无从知晓,可以肯定的是:你的坏时光也是某人的好时光。怨天尤人有各种各样的货色,你算老几?不过都是历史罢了。

一个人要想认清自己是很难的,即高瞻远处又实事求是的人很少很少,但是一个人当下的圈子差不多就是你这样了,就像那句牙买加谚语:就算不怎么样,也差不多就是怎样。

最后,这是一本好书。

看本书的时候,建议放上节奏很快的音乐,当然我没有放,因为我都他妈的习惯了这样爆粗口了,还有看之前弄清楚人物身份。第四章不建议观看,虽然我不反对同性恋,想到同一时间的某个地方会有两个像哭包一样的人在那抹口水,我就胃不舒服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63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成功与失败》有感

    最近,我在《读者》2007第 期读到一篇文章,掩卷之际,我依然若有所思。 文章讲述了一对兄弟不同的人生历 程,叫成功者(WINNER)拉尼,叫失败者(LOSER)拉尼,令人惊讶的是…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15
  • 《阳炎days》读后感600字

    不管是因为什么事使我们聚集到了一起,都是一种缘分。既然我们相遇了,那么我们就要一直做,对吧! 你的朋友中有没有一个无论怎么努力成绩依然很差但是非常乐观的人?其实我的朋友成绩都很好,…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09
  • 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的精彩

    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的精彩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正是这样一个盲聋哑的人,却创造了一个…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70
  • 读《巴黎的瞬间》有感1500字

    “巴黎看自己只是为了一笑,同时它觉得,谁的眼光也无法将它掌握,因为它是生动活泼的。巴黎将永远不是巴黎。” 《巴黎的瞬间》是由法国作家菲利普.德莱姆著,并由马蒂娜.德莱姆拍摄照片所组…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13
  • 读《人生最美是初心》有感1000字

    读《人生最美是初心》有感1000字: 在纷繁嘈杂的生活中,我们被太多事情所牵绊,忙于升学、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打游戏、刷手机,逐渐的变得失去自我,与原本预想的生活轨迹背道而驰。…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6
  • 读《学奕》有感300字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名叫《学奕》。 《学奕》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弈秋教2个人下棋,一个学得好,一个学的差的事。 “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唯听。”看到了这儿,我不禁惭愧了起来。我上…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